“盱”文言文意思
“盱”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盱”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盱”字的古汉语解释

1.动词 张目而视。《周易·豫》:“豫,悔。”

2.动词 通“吁”。忧愁。《诗经·小雅·都市人士》:“我不见兮,云何矣。”

3.名词 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尔雅·释草》:“,虺床。”

【盱盱】张目直视的样子。《荀子·非十二子》:“吾语汝学者之,嵬容,……然。”

“盱”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睜開眼睛凝視。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形容词
1.大的。通「訏」《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又廣盱營表,發人冢墓,斷截骸骨,暴揚尸柩。」 顏師古注引晉灼曰:「盱,大也。」

2.憂愁。《詩經.小雅.都人士》「我不見兮,云何盱矣。」

名词
姓。如晉代有盱烈。

“盱”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況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𠀤音吁。
說文張目也。
六書故張目企望者,必猶豫不進也。
揚子·方言燕代朝鮮冽水謂黸瞳子爲
謂舉眼也。
易·豫卦豫悔。
上視也。
前漢·王莽傳衡厲色。
眉上曰衡。衡,舉眉揚目也。
 又爾雅·釋詁憂也。
詩·小雅云何其
鄭箋病也。
朱傳望也。
 又,張目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然。
 又視周章貌。
莊子·寓言篇而睢睢,而誰與居。
 又博雅睢睢,元氣也。
 又集韻,小人喜悅貌。
 又質朴之形。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鴻荒朴略,厥狀睢
 又縣名。眙,屬臨淮郡。
 又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漢,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通作訏。
詩·鄭風洵訏且樂。
洵,訏樂貌。韓詩作恂
前漢·地理志亦作恂
恂,信。,大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虺牀。
蛇牀也。一名馬牀。
 又姓。
集仙傳烈,豫章人。
墉城集母。
萬姓統譜或从目从干,音幹。
 又人名。
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顏夫人有子,名
,又許孤反。本或作𥅚。一音夸。
 又集韻雲俱切,音于。亦蛇牀也。與𦰲同。
 又集韻荒胡切,音呼。亦張目也。與𥅚同。

“盱”形意通解

金文從「」,「」聲,通讀為「」,表示處所,杕氏壺:「(吾)台(以)匽(宴)飲,盱(于)我室家。

  《說文》:「盱,張目也。从目于聲。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