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餍”文言文意思
“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餍”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yàn

“餍”字的古汉语解释

yàn

1.形容词 饱。《史记·张仪列传》:“一岁不收,民不糟穅。”王充《论衡·辨祟》:“饱饭食。”

2.形容词 满足。《左传·哀公十六年》:“以险徼幸者其求无。”

“餍”国语辞典解释

yàn

动词
1.飽。《國語.晉語九》「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是以三歎。」 《孟子.離婁下》「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

2.滿足。《孟子.梁惠王上》「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墨子.節用中》「是以終身不饜,歿世而不卷。」

“餍”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豔切,音厭。
玉篇飽也,足也。
左傳·襄十六年以險徼幸者,其求無饜。
孟子饜酒肉而後反。
 又通作厭。
書·洛誥萬年厭于乃德。
厭,飫也。
釋文厭於豔反,徐於廉反。
 又廣韻一鹽切集韻於鹽切正韻衣炎切,𠀤音懕。義同。
吳棫·韻補左傳序,饜而飫之。孟子饜酒肉。或作𤞣。書·洛誥註:飽也。亦作懕。通作厭。周禮·大司徒註:厭服于十二敎。疏云:謂厭飫服行。
 又賈山傳好善無饜。無音,孟子不奪不饜。左傳貪惏無饜。有平去二音。舊韻𤞣饜厭三字訓解不同,許於經傳有明音,卽依本音,如無明音,卽平仄聲通使。毛氏曰:三字訓解不同,謂厭斁、厭禳、厭服、厭厭之類,當隨出處。若訓飽足者,平去聲三字𠀤同,其閒字音獨異,如孟子不奪不饜有二音,至饜酒肉、饜足乃獨去音,皆合通押。按本韻三字各出,如厭之爲斁,饜之爲飫,猶曰不同,如𤞣字直是省文,各出誤矣。互詳厭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