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文言文意思
“燕”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燕(简繁同形)
拼音:yàn/yān
“燕”字的古汉语解释
yàn
1.名词 燕子。《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战!”
2.动词 通“宴”。以酒食待客。《汉书·高五王传》:“帝与齐王燕饮。”
3.形容词 通“晏”。安闲。《苦斋记》:“燕坐于华堂之上。”
yān
名词 周代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燕出】帝王微服出行。
“燕”国语辞典解释
yàn
名词鳥綱燕科各種鳥類的通稱。種類繁多,約有七十餘種。體小翼大,飛行力強,尾長,分叉呈剪刀狀。背黑腹白、腳短,不利於步行。每年產卵二、三次,每次約三至六個卵。常見的有毛腳燕、赤腰燕、洋燕、家燕等。俗稱為「燕子」 。也稱為「烏衣」 。
动词
宴飲。通「讌」 、「宴」 。《詩經.小雅.鹿鳴》:「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yān
名词1.國名:(1)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大陸地區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2)東晉時鮮卑慕容氏稱帝,國號燕,分為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燕。
2.姓。如漢代有燕倉。
“燕”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𠀤音宴。說文𤣥鳥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
爾雅·釋鳥燕燕,𩾐。
疏燕燕,又名𩾐。古人重言之。
詩·邶風燕燕于飛。
玉篇俗作鷰。
集韻亦作䴏。
又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註燕,猶褻也。
又與醼通。
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
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
儀禮燕禮第六。
又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
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疏燕,安也。
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傳以安待天子。
又或燕燕居息。
傳燕燕,安息貌。
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
註閒燕,猶淸淨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煙。
玉篇國名。
爾雅·釋地燕曰幽州。
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又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
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
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又姓。
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又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
又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考證:〔齊語昔先君之處事也,使就閒燕。〕 謹照原文先君改聖王。處事改處士。
“燕”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象燕子有喙,張開兩翅,尾部分叉(或稱枝尾)之形。本義是燕子。詳解: 甲骨文象燕子有喙,張開兩翅,尾部分叉(或稱枝尾)之形。本義是燕子。小篆尾部訛變為「火」形。《說文》:「燕,玄鳥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凡燕之屬皆从燕。」
戰國竹簡從「鳥」,「妟」聲。用作本義,表示燕子,是《詩》篇名,《上博楚竹書一.孔子詩論》簡16:「〈綠衣〉之憂,思古人也。〈燕燕〉之情,以丌(其)蜀(獨)也。」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燕子。《存》1.746:「禽(擒)隻(獲)燕十、豕一」。又用作氣象詞,相當於後世的「㬫」。與「雨」對貞,表示天晴無雲。《前》6.44.5:「貞:叀雨?貞:叀吉燕?」《說文》:「㬫,星無雲也。从日燕聲。」「星無雲」即「晴無雲」(楊樹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