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文言文意思
“熹”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熹”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熹”字的古汉语解释

1.形容词 亮;明亮。《管子·侈靡》:“有时而星。”

2.形容词 炽;火旺。木华《海赋》:“炭重燔。”

“熹”国语辞典解释

形容词
明亮、光明。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熹”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𠀤音僖。
說文炙也。
玉篇熱也,烝也。
 又玉篇熾也。
廣韻盛也,博也。
後漢·桓帝紀改元延
 又靈帝紀改元光
 又諡法有功安人曰
 又人名。
宋史·朱字元晦,號仲晦。
 又正字通微陽也。
陶潛·歸去來辭恨晨光之微。
 又通作訢。
禮·樂記天地訢合。
訢讀爲,猶烝也。
言天地之氣烝動,猶若人之也。
說文本作𤏴。
玉篇同熺。或作暿、熙。

“熹”形意通解

甲骨文從「」從「」,「」是「」的初文,象以火焚鼓之形,疑本義是燒炙。《說文》:「熹,炙也。从火喜聲。」古從「」之字後世多從「」(唐蘭),「」和「」作為古文字偏旁常常通用。

  甲骨文用作祭名,為炙燒食物之祭(參劉興隆)。《合集》32536:「叀祖乙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