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文言文意思
“误”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误”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

“误”字的古汉语解释

1.形容词 错;错误;谬误。《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曲有,周郎顾。”

2.动词 耽误;贻误。《新唐书·韩偓传》:“涣作宰相,或国。”

3.动词 坑害。《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将军,不足以图大事。”

4.动词 受迷惑。《荀子·正论》:“是特奸人之于乱说,以欺愚者。”

“误”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差錯。《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曲有誤,周郎顧。」


动词
1.妨害、耽擱。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但是我這銀子,三日內有個要緊用處,你可別誤了我的事!」

2.迷惑。《荀子.正論》「是特姦人之誤於亂說,以欺愚者,而潮陷之,以偷取利焉。夫是之謂大姦。」 《新唐書.卷一五二.李絳傳》「此非陛下意,必憸人以此營誤上心。」

3.錯過。例: 「誤時」「火車誤點」

“误”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寤。
說文謬也。
書·立政其勿誤于庶獄庶愼。
誤,失也。
禮·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食也。
誤,謂禮節錯誤也。
前漢·張耳傳君何言之誤。
吳志·周瑜傳瑜精音樂,雖三爵後,其閒缺誤,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郞顧。
 又字林通作悞。惑也。
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以欺愚者。

“误”形意通解

《說文》:「誤,謬也。從言吳聲。」基本上把「」視為一形聲字。然而,如從「」字的構義著眼,「」字可能也有會意的成分。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