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语辞典解释
wù
名词差錯。《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曲有誤,周郎顧。」
动词
1.妨害、耽擱。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但是我這銀子,三日內有個要緊用處,你可別誤了我的事!」
2.迷惑。《荀子.正論》:「是特姦人之誤於亂說,以欺愚者,而潮陷之,以偷取利焉。夫是之謂大姦。」 《新唐書.卷一五二.李絳傳》:「此非陛下意,必憸人以此營誤上心。」
3.錯過。例: 「誤時」 、「火車誤點」 。
“误”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寤。說文謬也。
書·立政其勿誤于庶獄庶愼。
傳誤,失也。
禮·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食也。
註誤,謂禮節錯誤也。
前漢·張耳傳君何言之誤。
吳志·周瑜傳瑜精音樂,雖三爵後,其閒缺誤,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郞顧。
又字林通作悞。惑也。
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以欺愚者。
“误”形意通解
《說文》:「誤,謬也。從言吳聲。」基本上把「誤」視為一形聲字。然而,如從「吳」字的構義著眼,「誤」字可能也有會意的成分。參見「吳」。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