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文言文意思
“兀”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兀(简繁同形)
拼音:wù
“兀”字的古汉语解释
wù
1.形容词 高而上平的样子。《复庵记》:“雷首之山苍然突兀。”
2.形容词 山无草木,光秃秃的样子。《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
3.形容词 不安的样子。皮日休《孤园寺》:“艇子小且兀,缘湖荡白芷。”
【兀底】也作“兀的”。这;这个;这样。同“不”连用时表示反诘,相当于“这岂不”、“怎么不”。
【兀那】指示代词。那;那个。
【兀然】⒈仍然;还是。⒉昏沉的样子。
【兀自】⒈径自;公然。⒉还;仍然。
“兀”国语辞典解释
wù
形容词1.高聳特立。唐.劉禹錫〈九華山歌〉:「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稜角。」
2.光禿。例: 「兀鷹」 。唐.杜牧〈阿房宮賦〉:「蜀山兀,阿房出。」
副词
1.尚、仍、還。《水滸傳》第九一回:「黑旋風李逵兀是火剌剌的只顧砍殺。」
2.渾然無知的樣子。《文選.陸機.文賦》:「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三:「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3.不安的樣子。例: 「兀兀難安」 。漢.傅毅〈舞賦〉:「兀動赴度,指顧應聲。」
动词
動搖、飄蕩。《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傳》:「未有棄親即異,兀其根本,而能全於長世者也。」 宋.蘇軾〈好事近.湖上雨晴時〉詞: 「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綴>
加在代詞前形成複詞。例: 「兀那」 、「兀誰」 。
“兀”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
又刖足曰兀。
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
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
註危石也。
又兀兀,不動貌。
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
又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
易·困卦于臲卼。
又姓。
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
又韻會或作掘。
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兀”形意通解
略說: 「兀」表示人頭,引申為高聳、獨立。詳解: 「兀」字的甲骨文及篆文皆從「一」從「人」,其字構形乃置一橫畫於人首處,以標示人頭的位置,本義是人首。「兀」與「元」古本同字,後來才分化為二字(林義光),參見「元」。《說文》:「兀,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按許說非本義。
甲骨文「兀」用作人名,《合集》19642正:「乎(呼)兀。」《合集》19790:「王用二帚(婦)兀」,指王任用兩名名叫兀的婦人。
傳世文獻中,「兀」字多用以形容高聳突出之事物,劉禹鍚《九華山歌》:「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稜角。」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從兀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按「兀」從高出之義,引申指斬斷高出之物。《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從「兀」聲之字亦多帶有斬斷事物的意義,例如「髡」指斷髮,「𠚯」指刊削樹枝,「𧿁」則指斷足。另「兀」可指光禿貌,杜牧《阿房宮賦》:「蜀山兀,阿房出。」又字可用作副詞,指仍然,《水滸傳》第九十一回:「黑旋風李逵兀是火剌剌的只顧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