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怃”国语辞典解释
wǔ
副词1.失意的樣子。《論語.微子》:「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後漢書.卷七〇.孔融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
2.驚愕的樣子。《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邕具以告,莫不憮然。」 《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怃”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韻會𠀤罔甫切,音武。說文愛也。从心無聲。
爾雅·釋言撫也。
註愛撫也。
疏方言東齊邠陶之閒謂愛曰憮。
又廣韻憮然,失意貌。
三蒼怪愕之辭。
論語夫子憮然。
何晏註爲其不達己意,而便非己也。
廣韻或作㒇。
又五音集韻况羽切。
前漢·張敞傳京兆眉憮。
註憮,音詡。孟康曰:北方人以媚好爲詡。一曰傲也。
又集韻荒乎切,音呼。大也。
詩·小雅亂如此憮,叶上辜。
註火吳反。
毛傳憮,大也。
又傲也。
禮·投壺毋憮毋傲。
又集韻韻會𠀤微夫切,音無。
廣韻空也。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