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文言文意思
“惕”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惕(简繁同形)
拼音:tì
“惕”字的古汉语解释
tì
动词 担心;提心吊胆。《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惕,岂敢忘职!”今有双音词“警惕”
“惕”国语辞典解释
tì
动词小心謹慎,隨時警覺。例: 「警惕」 。《易經.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文選.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一》:「悵怳如或存,周遑忡驚惕。」
“惕”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說文敬也。从心易聲。
又怵惕也。憂也,懼也。
又爾雅·釋訓惕惕,愛也。郭註詩云,心焉惕惕。韓詩以爲悅人,故言愛也。
又疾也。
吳語一曰惕。
註疾也。疾速之疾。
又說文或作悐。
前漢·王商傳無惕悐憂。
集韻亦作𢡕𢞫。
又叶汀藥切,音託。
揚子·太𤣥經心惕惕,足金舄,不志溝壑,舄音削。考證:〔爾雅·釋訓惕惕,愛也。引詩陳風,心焉惕惕。韓詩以爲悅人,故言愛也。〕 謹按此註文,誤爲經文。謹將引詩陳風四字改郭註詩云。
“惕”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與小篆構形相同,從「心」,「易」聲。《說文》以為「惕」的本義是恭敬,引申為警惕、謹慎。詳解: 金文與小篆構形相同,從「心」,「易」聲,「心」旁或在「易」的左邊,或在下邊。金文表示簡慢、不敬,蔡侯尊:「敬不惕。」「惕」與「敬」反義成文。又通假為「易」(賜),表示賜予,趙孟壺:「邗王之[易心](賜)金以為祠器。」
《說文》以為「惕」的本義是恭敬。《說文》:「惕,敬也。从心,易聲。悐,或从狄。」或體作「悐」,從「心」,「狄」聲。「悐」見於秦簡。《睡虎地秦簡.為吏為道》簡37-2:「術(怵)悐(惕)之心,不可【不】長。」整理者注:「怵惕,戒懼。」又見《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往者丞相周勃再建大功,及孝文時纖介怨恨,而日為之蝕,於是退勃使就國,卒無怵悐憂。」顏師古注:「悐,古惕字。」
「惕」由恭敬引申為警惕、謹慎。如《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以大國政令之無常,國家罷病,不虞荐至,無日不惕,豈敢忘職?」
「惕」也表示畏懼。《廣雅.釋詁二》:「惕,懼也。」如《左傳.定公六年》:「楚國大惕,懼亡。」《說苑.尊賢》:「十三年,諸侯舉兵以伐齊。齊王聞之,惕然而恐。」
「惕」表示急速。《玉篇.心部》:「惕,疾也。」如《國語.吳語》:「既而皆入其地,王安挺志,一日惕,一日留,以安步王志。」韋昭注:「惕,疾也;留,徐也。」
「惕」表示憂傷、憂慮。如南朝宋鮑照〈行路難〉:「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懷悲。」唐代元稹〈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六軍守衛於空宮,百吏宴安於私室,忝為臣子,誰不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