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国语辞典解释
tián
形容词1.安適、安然。例: 「恬適」 。《淮南子.精神》:「氣志虛靜恬愉而省嗜欲。」
2.安靜、清靜。例: 「恬靜」 。《紅樓夢》第一〇二回:「路上風恬浪靜,合家不必掛念。」
3.淡泊。例: 「恬淡」 。
动词
淡漠。《韓非子.解老》:「所謂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輕恬資財也。」 《晉書.卷四九.謝鯤傳》:「莫不服其遠暢,而恬於榮辱。」
“恬”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兼切,音甜。說文安也。从心,甜省聲。
書·梓材引養引恬。
又靜也。
莊子·繕性篇以恬養志。
“恬”形意通解
略說: 從「心」,「甜」省聲。本義是安靜。詳解: 從「心」,「甜」省聲。本義是安靜。《說文》:「恬,安也。从心,甜省聲。」《方言》:「恬,靜也。」如《國語.吳語》:「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處以念惡。」韋昭注:「恬,猶靜也。」《莊子.繕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成玄英疏:「恬,靜也。」引申表示安逸、舒適。如唐代白居易〈問秋光〉:「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
「恬」表示安然、安於。如《荀子.性惡》:「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楊倞注:「恬,安也,謂安於禍患也。」《漢書.禮樂志》:「至於風俗流溢,恬而不怪,以為是適然耳。」顏師古注:「恬,安也,謂心以為安。」
「恬」表示淡泊。如《韓非子.解老》:「所謂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輕恬資財也。」王先慎集解:「恬,淡也。」《淮南子.詮言》:「心常無欲,可謂恬矣。」
「恬」還表示習慣。如北宋蘇軾〈書柳子厚牛賦後〉:「嶺外俗皆恬殺牛,而海南為甚。」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