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悛”国语辞典解释
quān
动词悔改。例: 「怙惡不悛」 。唐.白居易〈策林一.十六議祥瑞〉:「故王者不懼妖之不滅,而懼過之不悛。」 明.陸灼《艾子後語.凍兒譎諫》:「每加榎楚而不悛。」
“悛”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𠀤音詮。說文止也。
廣韻攺也。
周語其有悛乎。
又次也。
左傳·哀三年外內以悛。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倫切,音逡。義同。
又集韻須倫切,音荀。與恂同。
說文信心也。考證:〔左傳·定三年外內以悛。〕 謹照原文定三年改哀三年。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