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悛”文言文意思
“悛”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悛”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quān

“悛”字的古汉语解释

quān

动词 改;悔改。《韩非子·难四》:“过而不,亡之本也。”成语有“怙恶不悛”。

“悛”国语辞典解释

quān

动词
悔改。例: 「怙惡不悛」 。唐.白居易〈策林一.十六議祥瑞〉:「故王者不懼妖之不滅,而懼過之不悛。」 明.陸灼《艾子後語.凍兒譎諫》「每加榎楚而不悛。」

“悛”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𠀤音詮。
說文止也。
廣韻攺也。
周語其有乎。
 又次也。
左傳·哀三年外內以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倫切,音逡。義同。
 又集韻須倫切,音荀。與恂同。
說文信心也。考證:〔左傳·定三年外內以。〕 謹照原文定三年改哀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