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国语辞典解释
tòng
副词過度悲傷。例: 「慟哭」 。《論語.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 《南史.卷七五.隱逸傳上.顧歡傳》:「歡早孤,讀《詩》至『哀哀父母』,輒執書慟泣,由是受學者廢蓼莪篇,不復講焉。」
“恸”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弄切,音洞。哀過也。从心動聲。論語子哭之慟。
又叶徒紅切,音同。
晉書·愍懷傳今爾之負,抱冤於東。悠悠有識,孰不哀慟。
“恸”形意通解
略說: 從「心」,「動」聲,表示極其悲痛。詳解: 從「心」,「動」聲,表示極其悲痛。《論語‧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
「慟」可表示感動。《漢書‧蕭望之傳》:「是時太官方上晝食,上乃卻食,為之涕泣,哀慟左右。」顏師古注:「慟,動也。」
「慟」也可表示痛哭。《說文新附》:「大哭也。从心,動聲。」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翩翩孤嗣,號慟崩摧。」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