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文言文意思
“晤”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晤(简繁同形)
拼音:wù
“晤”字的古汉语解释
wù
1.动词 相遇;见面。《答司马谏议书》:“无由会晤。”
【又】面对面。杜甫《大云寺赞公房》:“晤语契深心。”
2.形容词 通“悟”。聪敏;明白。《新唐书·李至远传》:“少秀晤。”
“晤”国语辞典解释
wù
动词見面。例: 「會晤」 、「有空請來寒舍一晤。」 《詩經.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連日不晤君顏,何期貴體不安。」
形容词
聰明。《宋史.卷八.真宗本紀.贊曰》:「真宗英晤之主,其初踐位,相臣李沆慮其聰明必多作為。」
“晤”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誤。說文明也。引詩:晤辟有摽。◎按詩·邶風今作寤。
又詩·陳風可與晤歌。
傳晤,遇也。
箋晤,猶對也。
又詩·陳風·朱傳猶解也。
“晤”形意通解
略說: 從「日」,「吾」聲。《說文》以為本義是受啟發而明白。詳解: 從「日」,「吾」聲。《說文》以為本義是受啟發而明白。《說文》:「晤,明也。从日,吾聲。」段玉裁注:「『晤』者,启之明也。〈心部〉之『悟』、〈㝱部〉之『寤』皆訓『覺』。『覺』亦『明』也。同聲之義必相近。」如唐代王昌齡〈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清光比故人,豁達展心晤。」孟郊〈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病深理方晤,悔至心自燒。」
「晤」又表示聰明、聰悟。如《宋書.蔡凝傳》:「(宋)凝幼聰晤,美容止。既長,博涉經傳,有文辭,尤工草隸。」《新唐書.循史列傳.孫至遠》:「少秀晤,能治《尚書》、《左氏春秋》。」
「晤」表示相遇、見面。《正字通.日部》:「晤,人相見曰晤。」如《詩.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歌。」毛傳:「晤,遇也。」北宋梅堯臣〈依韻和胡武平懷京下游好〉:「邇來對明月,千里猶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