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文言文意思
“午”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午”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午”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地支的第七位,如“甲午海战”。

2.名词 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柳毅传》:“战于彼,未还于此。”

3.名词 中午;正午。《三峡》:“自非亭夜分,不见曦月。”

4.形容词 纵横相交。《仪礼·特牲馈食礼》:“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割之。”

【午道】纵横交错的道路。

【午日】即端午日,农历五月五。

“午”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地支的第七位。

2.時辰名。約當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

3.泛指白天的中間時段。例: 「正午」「中午」《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爾乃羲和亭午,遊氣高褰。」 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4.姓。如漢代有午汝臣。

形容词
白天或夜晚中間時段的。例: 「午餐」「午飯」「午夜」


动词
違背、抵觸。通「牾」《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朝臣舛午,膠戾乖剌,更相讒愬,轉相是非。」

huo

參見「晌午」 條。

“午”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疑古切,音五。
說文牾也。五月隂氣逆,陽冒地而出也。
徐曰五月陽極隂生。仵者,正衝之也。
 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曰敦牂。
淮南子·時則訓斗五月指
 又廣韻交也。
韻會一縱一橫曰旁,猶言交橫也。
儀禮·特牲饋食心舌皆去,本末割之。
縱橫割也。
禮·內則男角女羈。
達曰羈。
度尺而,令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通達也。
前漢·霍光傳使者旁
,分布也。
 又舛,違背也。見前漢·劉向傳
 又前漢·劉向傳水旱飢蝝,蠭𠀤起。
猶雜沓也。
 又段成式詩良人爲漬木瓜水,遮却紅腮交痕。
 又韻會馬屬。晉姓司馬,因攺司馬官爲典

“午”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象舂米用的木棒,是「」的初文。

詳解: 甲骨文象舂米用的木棒,是「」的初文。「」米的「」字從「」,可以為證(戴侗、饒炯、林義光、高鴻縉)。

  甲骨文從一豎「」,上有二圓點(以◎表示),二圓點或作虛廓(空心)形,或寫作二短橫。金文上圓點延伸為左右二斜畫,後期金文下圓點又延伸為一橫,是小篆字形的依據。

  羅振玉認為「」象馬鞭,郭沫若認為象索形,是駕馭馬匹用的繮繩和嚼子。是「」字所從,按金文已有「𠓠」字象鞭子,故此說不可靠。

  甲金文用作地支第七位,賢簋:「唯九月初吉庚午」。金文又用作人名,王子午鼎:「王子午擇其吉金」。

  《說文》:「午,啎也。五月陰气午逆陽,冒地而出。此(予)[與]矢同意。凡午之屬皆从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