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诇”文言文意思
“诇”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诇”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xiòng

“诇”字的古汉语解释

xiòng

动词 侦察;刺探。《史记·淮南王传》:“常多予金钱,为中长安。”

“诇”国语辞典解释

xiòng

动词
刺探、偵察。《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王愛陵,常多予金錢,為中詗長安,約結上左右。」 《新唐書.卷一二五.張說傳》「窺詗時事。」

“诇”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朽正切集韻韻會虛政切正韻呼正切,𠀤音夐。
說文知處吿言之。
增韻𠋫伺也。
正韻剌探也。
史記·淮南王傳王有女陵,慧有口辯。王愛陵,常多予金錢,爲中詗長安,約結上左右。
孟康曰:詗音偵。西方人以反閒爲詗,王使其女爲偵于王也。師古曰:詗,有所𠋫伺也。偵義與詗同,然音則異。
 又集韻丑政切,檉去聲。中詗,義同。師古讀。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火迥切,馨上聲。義同。
唐書·李思行傳唐公將起,使覘詗長安。
 又張說傳窺詗時事。
音義俱讀上聲。
 又博雅求也。
廣韻明悟了知也。
篇海譌作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