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国语辞典解释
shì
名词古代禮制,依死者生前功過和品德所給予的稱號,多用於貴族、大臣和曾任官職的文人、學者。《說文解字.言部》:「諡,行之跡也。」 《禮記.樂記》:「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諡,知其行也。」
动词
加諡號。《左傳.宣公十年》:「改葬幽公,諡之曰靈。」
yì
形容词笑的樣子。《玉篇.言部》:「謚,笑貌。」
“谥”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𠀤伊昔切,音益。說文笑貌。
又集韻馨激切,音鬩。笑聲。或作赥。
正字通俗用爲誄行之諡,非。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