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文言文意思
“决”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决(简繁同形)
拼音:jué
“决”字的古汉语解释
jué
1.动词 疏通水道;开口子导引水流。《五蠹》:“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2.动词 决口;洪水冲开堤岸。《汉书·武帝纪》:“河水决濮阳,泛六郡。”
3.动词 决定;确定。《赤壁之战》:“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4.动词 判决;裁决。《狱中杂记》:“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也。”
5.动词 处决;执行死刑。《狱中杂记》:“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
【引】自杀。《<指南录>后序》:“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6.动词 决战;较量出胜负高低。《赤壁之战》:“孤当与孟德决之。”
7.副词 必定;肯定;一定。《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自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8.动词 通“诀”,辞诀;告辞;告别。《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决”国语辞典解释
jué
动词1.疏通水道。《書經.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 《孟子.滕文公上》:「決汝漢,排淮泗。」
2.隄防潰壞。例: 「決堤」 、「潰決」 、「黃河決口」 。《淮南子.天文》:「賁星墜而勃海決。」
3.判定、斷定。例: 「判決」 、「議決」 、「猶豫不決」 。《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
4.競爭勝負。例: 「決一死戰」 。唐.高邁〈濟河焚舟賦〉:「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決。」
5.處死。例: 「處決」 、「槍決」 。《三國志.卷一六.魏書.倉慈傳》:「慈躬往省閱,料簡輕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歲決刑曾不滿十人。」
6.張開、裂開。《文選.揚雄.甘泉賦》:「天閫決兮地垠開,八荒協兮萬國諧。」 唐.杜甫〈望嶽〉詩: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7.離別。通「訣」 。《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姊去我西時,與我決於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
“决”康熙字典解释
玉篇俗決字。(決)廣韻集韻韻會𠀤古穴切,音玦。水名。水經決水,出廬江雩婁縣南大別山。注俗名爲檀山峴,蓋大別之異名也。其水歷山委注而絡其縣,西北流逕蓼縣故城,灌水注之,故地理志曰:決水北注蓼入灌,灌水於蓼亦入決。又決決,北方水名。山海經龍侯之山,決決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又行流也。管子·君臣下篇決之則行,塞之則止。左傳·襄三十一年不如小決使道。
又斷也,判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
又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又以齒斷物亦曰決。禮·曲禮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銳喙決吻。疏鳥乃喙長,決物食之時,以其近喙本決,故云決吻。決如字。
又烏穴反。
又開也。儀禮·鄕射禮袒決遂。註決猶闓也。以象骨爲之,著右大擘指,以鈎絃闓體也。闓音開。詩·小雅決拾旣佽。
又絕也,與訣同。前漢·蘇武傳李陵與蘇武決去。註決,別也。
又決曹,官名。主罪法者。後漢·黃昌傳習文法,仕郡爲決曹。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呼決切,音血。疾貌。一曰小飛也。與𦐍通。莊子·逍遙遊決起而飛,搶楡枋。決或作𦐍。
又集韻苦穴切,音闋。與缺同。或从血作𧖫。亦作決。史記·秦始皇紀譬猶騁六驥過決𨻶也。
又涓惠切,音桂。疾貌。莊子·齊物論麋鹿見之而決驟。註決,徐邈讀古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