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文言文意思
“臊”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臊”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sāo/sào

“臊”字的古汉语解释

sāo

名词 臊气。《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恶臭而伤害腹胃。”

“臊”国语辞典解释

sāo

名词
腥臭的氣味。例: 「牛臊」「羊臊」《荀子.榮辱》「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

sào

动词
1.害羞、難為情。例: 「害臊」《程乙本紅樓夢》第二四回:「那小紅臊的轉身一跑,卻被門檻子絆倒。」

2.羞辱。《紅樓夢》第二四回:「臊你娘的,瞎了眼睛,碰起我來了。」

名词
參見「臊子」 條。

“臊”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𠀤音騷。
說文豕膏臭也。从肉,喿,意兼聲。
廣韻
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
,豕膏也。
 又韻會一曰犬也。
正韻犬膏也。
禮·內則夏腒鱐膳膏
犬膏
 又凡肉之腥者皆曰
史記·晉世家犯肉腥,何足食。
 又韻補叶音摗。
易林東家殺牛,汗臭腥。叶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