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文言文意思
“骚”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骚”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sāo/sǎo

“骚”字的古汉语解释

sāo

1.动词 动乱;扰乱。《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吾心。”

2.名词 忧愁。《屈原列传》:“离者,犹离忧也。”

3.名词 《离骚》的简称。也用来指楚辞类的诗。

【骚人】骚体诗人;诗人;文人。

【骚骚】⒈急迫的样子。⒉愁思的样子。⒊风猛的样子。

“骚”国语辞典解释

sāo

动词
擾亂、動盪。例: 「騷擾」《詩經.大雅.常武》「徐方繹騷,震驚徐方。」 漢.毛亨.傳:「騷,動也。」


名词
1.憂愁。《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離騷者,猶離憂也。」

2.抑鬱不滿的心理。例: 「滿腹牢騷」

3.《離騷》的簡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昔漢武愛騷,而淮南作傳。」

4.詩體的一種。即楚辭體。例: 「騷詞」「騷賦」

5.泛稱詩文。唐.劉長卿〈對雨贈濟陰馬少府考城蔣少府兼獻成武五兄南華二兄〉詩: 「笑語和風騷,雍容事文墨。」

6.腥臭。通「臊」例: 「羊騷」

形容词
1.指行為淫蕩、舉止輕佻。含貶義。例: 「騷貨」「風騷」

2.風雅的。例: 「騷人墨客」

3.指雄性的家畜。例: 「騷牛」「騷馬」

“骚”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𠀤音搔。
玉篇動也。
說文擾也。
詩·大雅徐方驛騷。
騷,擾動也。
 又說文一曰摩馬。
 又揚子·方言騷,蹇也。吳楚偏蹇曰騷。
蹇,跛行也。
 又玉篇愁也。
正字通屈原作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爲騷人。
 又禮·檀弓喪事雖遽,不陵節,騷騷爾則野。
騷騷,急疾貌。
 又騷殺,飄揚下垂貌。
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
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凡下垂者爲蘇。
 又騷屑,凄凉也。
謝靈運詩騷屑出穴風。
杜甫詩平人固騷屑。
王安石詩歸夢得蕭騷。
歐陽修詩休把靑銅照雙鬢,君謨今已白刀騷。
 又蒲騷,地名。
左傳·桓十一年敗鄖師于蒲騷。
卽陽臺巫山,在今峽川。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先彫切,音簫。義同。
 又正韻蘇老切,音埽。
史記·李斯傳竈上騷除。
 又黥布傳大王宜騷淮南之兵。
言盡舉之如埽地也。與埽通。
 又集韻正韻𠀤先到切,音燥。義同。
 又古通尤韻。
張衡·思𤣥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雲岫之騷騷。
文選註音修。騷騷,風動貌。

“骚”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為馬梳理毛髮。

詳解: 從「」,「」聲。本義是為馬梳理毛髮。今本《說文》:「騷,擾也。一曰:摩馬。从馬,蚤聲。」段玉裁以為「擾也一曰」四字是衍文,應作「騷,摩馬也。」段注:「人曰搔,馬曰騷,其意一也。摩馬如今人之刷馬,引伸之義為騷動。」如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79「當者(諸)候(侯)不治騷馬」,整理者注:「騷馬,即騷馬蟲,寄生馬體的害蟲。

  「」引申表示騷動、動亂。如《國語.鄭語》:「幽王八年而桓公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騷,十一年而斃。」韋昭注:「騷謂適庶交爭,亂虐滋甚。」又如《孫子.用間》:「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

  「」也表示憂愁。如《國語.楚語上》:「且夫私欲弘侈,則德義鮮少;德義不行,則邇者騷離而遠者距違。」韋昭注:「騷,愁也。」又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

  「」是屈原〈離騷〉的省稱。如《文心雕龍.辯騷》:「昔漢武愛〈騷〉,而淮南作〈傳〉。」唐代杜甫〈陳拾遺故宅〉:「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

  「」亦指楚辭。如《文心雕龍.章句》:「六言七言,雜出《詩》《騷》,而體之篇,成於兩漢,情數運周,隨時代用矣。」又指楚辭體,是詩體的一種。如北宋陸游〈長短句序〉:「風、雅、頌之後,為騷、為賦、為曲、為引、為行、為謠、為歌,千餘年後,乃有倚聲製辭,起於唐之季世。

  「」通「」,表示腥臭。如《山海經.北山經》食之不驕」,郭璞注:「騷或作騷。騷,臭也。」「」又通「」,表示打掃。如《史記.李斯列傳》:「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由竈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

  「」後來還表示放蕩、輕佻。如《紅樓夢》第23回:「再有一等輕浮子弟,愛上那風騷妖艷之句,也寫在扇頭壁上,不時吟哦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