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文言文意思
“驷”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駟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sì
“驷”字的古汉语解释
sì
1.名词 驷马;拉同一辆车的四匹马。《荀子·礼论》:“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
2.名词 四匹马拉的车。《冯谖客孟尝君》:“文车二驷。”
3.量词 匹;辆。《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
“驷”国语辞典解释
sì
名词1.由四匹馬拉駛的車子。《文選.曹植.七啟》:「駕超野之駟,乘追風之輿。」
2.馬。《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遇隙也。」 《禮記.三年問》:「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
3.量詞: (1)古代計算四匹馬所拉車輛的單位。相當於「輛」 。《戰國策.齊策四》:「遣太傅齎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 (2)古代計算馬匹的單位。馬四匹為一駟。《論語.季氏》:「齊景公有馬千駟。」
4.姓。如漢代有駟鈞。
动词
駕、騎。《楚辭.屈原.離騷》:「駟玉虯以乘鷖兮,溘埃風余上征。」 《文選.宋玉.高唐賦》:「王乃乘玉輿,駟倉螭。」
“驷”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𠀤音四。玉篇四馬一乗也。
詩·鄘風良馬五之疏王肅云: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駟。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天駟房也。
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
又樂浪郡駟望縣又姓。
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
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
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
註駟當爲四。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七切,音悉。義同。考證:〔小雅載驂載駟。註王肅云云。〕 謹照所引王肅云云見鄘風干旄疏非小雅註。今照原書將小雅載驂載駟註七字,改爲鄘風良馬五之疏。
“驷”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馬」從「四」,表示四匹馬。古代一輛兵車由四匹馬牽引,稱為一乘。「四」也是聲符。詳解: 金文從「馬」從「四」,表示四匹馬。古代一輛兵車由四匹馬牽引,稱為一乘。「四」也是聲符。《說文》:「駟,一乘也。从馬四聲。」
金文用作人名,伯駟父盤:「白(伯)駟父乍(作)姬淪朕(媵)般(盤)。」又用作本義,表示四匹馬,參見庚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