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国语辞典解释
pián
动词1.兩馬並駕一車。《說文解字.馬部》:「駢,駕二馬也。」
2.兩匹馬並行。唐.薛濤〈送鄭眉州〉詩: 「雙旌千騎駢東陌,獨有羅敷望上頭。」
3.兩物並列。宋.曹勛〈出入塞詩.序〉:「聞南使過,駢肩引頸,氣哽不得語。」
形容词
1.兩物相連的。例: 「駢拇枝指」 。
2.有對偶的。例: 「駢句」 。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口。」
副词
1.齊併的。唐.韓愈〈雜說〉:「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2.表示並聯的性質狀態。唐.柳宗元〈游黃溪記〉:「祠之上兩山牆立,如丹碧之華葉駢植。」
名词
1.地名。春秋時齊邑,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朐縣。
2.文體名。講究句式整齊、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文體。例: 「駢文」 、「駢體文」 。
3.姓。如春秋時齊有駢邑。
“骈”康熙字典解释
正字通俗騈字。“骈”形意通解
「駢」古作「騈」。《說文》:「騈,駕二馬也。从馬幷聲。」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