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文言文意思
“骤”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驟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zhòu
“骤”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òu
1.动词 马奔驰。《诗经·小雅·四牡》:“载骤骎骎。”
【引】快速;急速。《老子》:“骤雨不终日。”
2.副词 屡次;多次。《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
“骤”国语辞典解释
zòu
动词1.馬快跑。《說文解字.馬部》:「驟,馬疾步也。」 《詩經.小雅.四牡》:「駕彼四駱,載驟駸駸。」 唐.韓愈〈南山〉詩: 「或翩若船遊,或決若馬驟。」
2.泛指奔馳。《莊子.齊物論》:「麋鹿見之決驟。」
副词
1.常常、屢次。《左傳.宣公二年》:「宣子驟諫,公患之。」 《呂氏春秋.離俗覽.適威》:「驟戰而驟勝。」
2.忽然、突然。例: 「驟變」 、「驟然」 、「驟發事件」 。
3.迅速。《左傳.成公十八年》:「杞伯於是驟朝于晉而請為昏。」 唐.白行簡《李娃傳》:「郎驟往覘之,某當繼至。」
形容词
急速。例: 「狂風驟雨」 。宋.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詞: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骤”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鉏祐切集韻韻會正韻鉏救切,𠀤音縐。玉篇奔也。
說文馬疾步也。
詩·小雅載驟駸駸。
註小曰馳,不馳而小疾曰驟。
又凡疾速曰驟。
又數也。
左傳·襄十一年晉能驟來。
註晉以諸𠋫之師,更番而出,故能數來。
又集韻才候切,音㔌。義同。
又叶逡須切,音趨。
淮南子·原道訓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
又叶縱遇切,疽去聲。
桓麟七說輪不暇轉,足不及驟。騰虛踰浮,瞥若飆霧。
本作𩧁。
“骤”形意通解
略說: 從「馬」,「聚」聲。本義是馬匹疾走。詳解: 從「馬」,「聚」聲。本義是馬匹疾走。《說文》:「驟,馬疾步也。从馬,聚聲。」如《詩.小雅.四牡》:「駕彼四駱,載驟駸駸。」《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造父御四馬,馳驟周旋而恣欲於馬。」又泛指動物疾走。如《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
「驟」表示迅速、急速。如《左傳.成公十八年》:「杞伯於是驟朝于晉而請為昏。」《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驟」表示屢次、多次。如《國語.晉語》:「靈公虐,趙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呂氏春秋.適威》:「驟戰而驟勝,國家之福也。」
「驟」還表示突然。如唐代杜甫〈雨〉:「驟看浮峽過,密作渡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