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国语辞典解释
zhòu
名词1.勒在馬臀上的皮帶。《說文解字.糸部》:「紂,馬緧也。」
2.人名。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相傳是個暴君。
“纣”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𠀤音䈙。說文馬繒也。
揚子·方言䋺車紂,自關而西謂之紂。
廣韻俗作𩋰。
又史記·殷本紀帝辛,天下謂之紂。
註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纣”形意通解
略說: 從「糸」,「肘」省聲,本義為馬緧,即駕車馬後部的革帶。詳解: 從「糸」,「肘」省聲,本義為馬緧,即駕車馬後部的革帶。《說文》:「馬緧也。从糸,肘省聲。」 西漢楊雄《方言》卷九:「車紂,自關而東,周、洛、韓、鄭、汝、潁而東謂之䋺,或謂之曲綯,或謂之曲綸;自關而西謂之紂。
「紂」在近代漢語中表示村俗、粗野。元《一枝花‧遠寄》:「甘不過輕狂子弟,難禁受極紂勤兒。勤兒,嫖客。」
商代最後一個君主的謚號為「紂」,一作「受」,亦稱「帝辛」,歷代著作中多以為暴君的典型。《史記‧殷本紀》:「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