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绶”文言文意思
“绶”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綬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shòu
“绶”字的古汉语解释
shòu
名词 丝带。江淹《别赋》:“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又】特指用来系官印勋章的丝带。《世态炎凉》:“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绶”国语辞典解释
shòu
名词繫在玉飾或印信上的絲帶。例: 「印綬」 、「紫綬」 。《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绶”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𠀤音受。說文綬韍,維也。
玉篇綬,組也,綸紱也。
急就篇註綬,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亦謂之璲。
後漢·輿服志韍佩旣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
漢官儀綬,長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廣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
註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承呪切,音授。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