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国语辞典解释
tí
名词丹紅色的絲織物。《說文解字.糸部》:「緹,帛丹黃色也。」 南朝宋.鮑照〈學古詩〉:「衿服雜緹繢,首飾亂珍瓊。」
形容词
橘紅色的。《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 《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四》:「明月照緹幕,華燈散炎輝。」
“缇”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𠀤音題。說文帛丹黃色。
博雅赤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四曰緹齊。
疏其色紅赤,故以緹爲名。
又地官·草人凡糞種赤緹用羊。
註緹,縓色也。
又春官·司服註今時五伯緹衣,古兵服之遺色。
疏纁赤之衣,是古兵服赤色遺象。
又廣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𠀤音體。義同。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天黎切,音梯。義𠀤同。
“缇”形意通解
「緹」又作「衹」,指古時一種橘紅色的絲織品。《說文》:「緹,帛丹黃色。从糸是聲。衹,緹或从氏。」參見「衹」。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