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文言文意思
“守”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守”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shǒu

“守”字的古汉语解释

shǒu

1.动词 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藩篱。”

2.动词 守候;看守。《五蠹》:“株,冀复得兔。”

3.动词 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之难乎?”

4.动词 遵守;奉行。《察今》:“法而弗变则悖。”

5.动词 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贫者。”

6.名词 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者辞守屈。”

7.名词 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

“守”国语辞典解释

shǒu

名词
1.官職、職責。《漢書.卷三〇.藝文志》「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官守所拘,功名在念,豈飲酒。」

2.職官名。古代一郡的行政長官。例: 「郡守」「太守」

3.節操、品性。例: 「操守」《禮記.儒行》「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

4.姓。如宋代有守恭。

动词
1.防衛、保護。例: 「防守」「駐守」「堅守」

2.保持、堅持。例: 「守信」「守節」「墨守成規」「守身如玉」

3.遵行。例: 「恪守」「守法」「遵守」「守規律」

4.等待。例: 「守候」「獨守」「守歲」「空守一夜」

5.依賴、依傍。《水滸傳》第一八回:「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

shòu

「狩」

“守”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說文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
玉篇收也,視也,護也。
易·繫辭何以位,曰仁。
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罟。
防獸觸攫也。
 又廣韻也。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之。澤之萑蒲,舟鮫之。藪之薪蒸,虞𠋫之。海之鹽蜃,祈望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韻也。
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其國。
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獸。
增韻之也,所也,爲之也。天子巡諸侯所,曰巡。諸侯爲天子土,亦曰。漢置郡太
 又姓。
正字通恭,與蘇軾爲詩友。
 又叶式視切,音矢。
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在音泚。
 又叶雖遂切,音粹。
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寶曲定陵,𠀤有大志。考證:〔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之。〕 謹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之。衡麓等皆官名。〕 謹照原文蜃蛤改鹽蜃。衡麓改衡鹿。

“守”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最初從「」從「」,後於「」下加點改從「」,為小篆所本。「」象手形,有守護、保衛之意。王蘊智認為會守護居室之意,可備一說。

詳解: 金文用作人名、職官名,秦國稱郡的長官為守,十五年上郡戈:「十五年上郡守壽之造」。「守相」是趙國職官名,十五年守相鈹:「十五年,守相杢波」。

  《說文》:「守,守官也。从宀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