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言文意思
“寄”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寄(简繁同形)
拼音:jì
“寄”字的古汉语解释
jì
1.动词 寄居;依附。《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与曹有隙,寄寓于表。”
2.动词 寄托;托付;委托。《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动词 寄存;寄放。《失街亭》:“且请寄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
4.动词 传送;传达。《柳毅传》:“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
【寄地】被人掠去的本国土地。
【寄怨】⒈借他之手以报私怨,犹言借刀杀人。⒉寄托私怨,犹言借事以泄私忿。
【寄坐】寄托于客位,喻大权旁落。
“寄”国语辞典解释
jì
动词1.暫時的托身。《文選.曹丕.燕歌行》:「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佗方?」 《聊齋志異.卷三.連瑣》:「何居里,久寄此間?」
2.託付、依附。例: 「寄託」 。《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3.傳達言語、書信、心意等。今多指透過郵遞傳送。例: 「寄信」 、「寄郵包」 、「寄語白雲」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元.姚燧〈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還〉曲:「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副词
1.暫時依附的。例: 「寄居」 、「寄宿」 、「寄食」 。
2.臨時委託的。例: 「寄存」 、「寄賣」 。
形容词
非親生關係的。例: 「寄父」 、「寄母」 、「寄子」 、「寄女」 。
“寄”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記。說文托也。
增韻寓也。
周語國無寄寓。
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
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
又廣韻附也。
增韻傳也。
禮·王制東方曰寄。
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
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
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
註請寄,猶囑托也。
又寄生,草名。
又寄居,小蟹名。
“寄”形意通解
略說: 從「宀」,「奇」聲,本義為委託、託付。詳解: 從「宀」,「奇」聲,本義為委託、託付。《說文》:「託也。从宀,奇聲。」《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寄」可表示依附、依賴。《廣雅‧釋詁》:「寄,依也。」《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寄」也可表示寄居。《左傳‧襄公十四年》:「齊人以郲寄衛侯,及其復也,以郲糧歸。」
「寄」還可表示寄放。《後漢書‧孔融傳》:「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寄」亦表示寓意、寓托,即把思想感情、理想、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晉書‧謝朗傳》:「新婦少遭艱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
「寄」常指託人遞送、轉交,現代「郵遞」之概念亦來自此義。北周庾信〈擬連珠〉:「白雁抱書,定無家可寄。」
「寄」也指贈與、贈送。前蜀貫休〈閑居擬齊梁〉之三:「山翁寄朮藥,幸得秋病可。」
古代稱翻譯東方民族語言的官吏也稱為「寄」。 《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孔穎達疏:「其通傳東方之語官謂之曰寄,言傳寄外內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