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文言文意思
“它”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它(简繁同形)
拼音:tā
“它”字的古汉语解释
tā
1.代词 其他的;《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过小孤山大孤山》:“自数十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
“它”国语辞典解释
tā
名词蛇。《玉篇.它部》:「它,蛇也。」
代词
第三人稱代詞。代指人以外的動物、植物或事物。例: 「桂花很香,可以用它來泡茶。」
形容词
1.別的、其他的。例: 「敢有它志」 。「它山之石,可以攻錯。」 《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
2.虛指。用在動詞後面。例: 「吃它一頓再走」 、「何不試它一回」 。
tuō
(一)之又音。tuó
名词橐它:駱駝。《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鄯善國傳》:「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橐它。」
“它”康熙字典解释
玉篇古文佗字。佗,蛇也。說文虫也。本作它,从虫而長。上古艸居,慮它,故相問無它乎。
又玉篇非也,異也。
正字通與佗他同。
易·比卦終來有它吉。
禮·檀弓或敢有它志,以辱君義。
又揚子·法言適堯舜文王爲正道,非堯舜文王爲它道,君子正而不它。
又正譌它,虫之大者。象寃曲𠂹㞑形。今文加虫作蛇,食遮切與托何切,二音通用。
“它”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一條蛇,是「蛇」的初文。後借作第三人稱代詞。詳解: 金文「它」字中間一豎是甲骨文「它」字蛇身花紋的簡化,省去中間一豎是較晚的寫法。古文字「它」、「也」皆象蛇,其分別是:甲金文「它」象身體的部分比較粗,「也」的蛇身較細(參裘錫圭)。楷書蛇頭變為「宀」,蛇身變為「匕」(沈培)。
後來,因為「它」被借用作第三人稱代詞的「它」,於是「它」加注「虫」旁,以表示「蛇」的本義。然而「它」之所以被借作第三人稱代詞,其實並非單純因為同音的緣故,而實有意義上引申的關係,這一點,從許慎《說文》對「它」的說明即可找到線索。《說文》:「它,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蛇,它或从虫。」他的意思是說,古人的居所近草,害怕有蛇,因此彼此相見,都以「無它乎」相詢。由於「有它」、「無它」慣常地成為了人際相詢的對象、話題,故「它」慢慢地也演變成一般意義的第三人稱代詞,並且成為「它」字於後世的主要意義。代詞的「它」,即其它的「它」,現代漢語「其他」的「他」本來假借「蛇」的初文「它」來表示(裘錫圭)。《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它」表示其他的「他」,到了唐初,才真正發展成人稱代詞的「他」,《寒山詩集》:「可貴天然物,覓他無伴侶,覓他不可見,出入無門戶。」(參郭錫良)。古時第三人稱代詞無男、女、物之分,「他」、「它」在古漢語裏表示同一個詞,現代漢語受英語的影響,才把「他」指男性,「她」指女性,「它」指物。而「他」指第三人稱單數主要用於漢語官話及書面語系統。非官話第三人稱單數有很多不用「他」的例子,如粵語的「佢」,閩語的「伊」。
甲骨文表示蛇,《合集》20332:「丙戌卜:三十它(蛇)」。又用作人名、地名。
金文表示其他、別人,羌伯簋:「它邦」,即「他國」、「別國」。又通假為「匜」,白正父匜:「乍(作)旅它(匜)」,「匜」是水器,表示製造隨行用的匜。
戰國文字表示蛇,《郭店簡.老子甲》簡33:「螝(蝟)蠆蟲它(蛇)弗蠚」,表示虺蠆蟲蛇不螫、不咬。《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20:「南方之旗以它(蛇)」,表示南方之旗用蛇(為圖案)。又表示其他、他人,《上博竹書三.周易》簡9:「冬(終)逨(來)又(有)它吉」,意謂終會有其他人來而得吉(季旭昇)。《上博竹書七.吳命》簡8:「以陳邦非它也」。又通假為「施」,《郭店簡.忠信之道》簡7-8:「君子丌(其)它(施)也忠」,「施」可表示恩惠,意謂君子施恩忠厚。《郭店簡.六德》簡14:「因而它(施)錄(祿)安(焉)」,表示布施爵祿。《上博二.民之父母》簡12:「它(施)﨤(及)子孫」,意謂延續至子孫。《上博二.民之父母》簡13:「它(施)﨤(及)四國」,「四國」即四方,意謂延伸至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