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文言文意思
“堂”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堂”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táng

“堂”字的古汉语解释

táng

1.名词 正屋。古代房屋阶上室外叫堂,堂后叫室。《察今》:“故审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左忠毅公逸事》:“拜夫人于上。”

2.名词 朝堂;殿堂。《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

3.名词 公堂;官吏办公的地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退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君子国》:“终日屈膝公,亦不顾及颜面。”《严监行和严贡生》:“汤知县正要退,见两个人进来喊冤。”

4.名词 尊称别人的母亲,如“令堂”。

5.形容词 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如“堂兄弟”、“堂伯父”等。

【堂奥】房屋的深处,比喻深奥精微的道理或境界。

【堂官】⒈明清时中央各衙门的长官。⒉旧时茶馆、饭馆、酒店等行业的服务人员,也写作“堂倌”。

【堂萱】指母亲。

“堂”国语辞典解释

táng

名词
1.正房、大廳。例: 「廳堂」「登堂入室」《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以前官府辦公、審訊、舉行典禮的地方。例: 「明堂」「政事堂」「大堂」

3.用於廳堂名稱。有時也含有某一世系的意義。例: 「養志堂」「三槐堂」

4.專門用途的房屋。例: 「課堂」「食堂」「禮堂」「佛堂」「紀念堂」

5.同祖父的親屬。參見「堂兄弟」「堂姪」 等條。

6.詞: (1)計算成套物品的單位。例: 「一堂瓷器」「兩堂家具」 。(2)計算課程分節的單位。例: 「一堂課」

7.用於商店的名號。例: 「同仁堂」「回春堂」

形容词
宏偉。例: 「富麗堂皇」

“堂”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郞切,音唐。
說文殿也。正寢曰
釋名高顯貌。
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
詩·豳風躋彼公
 又明,王者朝諸侯之宮。
禮·明也者,明諸侯之尊𤰞也。
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圖。
 又室。
爾雅·釋宮古者有,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半巳後實之,謂之室。
 又官署。
漢官儀黃門有畫之署,中書省玉
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今翰林院亦曰玉
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
 又戸部有考,天下歲會計處。
 又吳郡國志郡太守,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數失火,以雌黃塗之乃止,故郡治曰黃
呂氏春秋宓子賤鳴琴而單父治,故縣治曰琴
 又,盛也,正也。
論語乎張也。
淮南子·兵略訓之陣 又衆笑曰哄
因話錄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一人知雜事,名雜端。公會食皆絕笑,左右不可忍,雜端笑而三皆笑,遂謂哄
 又佛曰鴈
釋氏要覽毗舍離爲佛作,形如鴈字,因名。
文巫祭。
周禮·春官男巫冬,贈無方無算。
冬歲之窮,設祭于,贈送萬鬼也。
 又地名。
詩·鄘風望楚與
楚,楚丘。,丘之旁邑。
 又山之寬平處曰
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
 又姓。
韓詩外傳衣若扣孔子之門。
 又複姓。漢儒高生,唐貞觀詔從祀。
 又叶徒紅切,音同。
屈原·九歌魚鱗屋兮龍,紫貝闕兮珠宮。

“堂”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是「」的初文,象高於地面的堂基。本義是高大的方形土臺、堂基,引申為房屋。

詳解: 金文從「」從「」,「」是「」的初文,象高於地面的堂基。本義是高大的方形土臺、堂基,引申為房屋。

  金文在「」上增「」形飾筆,又增「」為意符,表示用土築成,隸定作「」,與《說文》古文同形。後來加「」,變為從「」,「」聲的形聲字。後來「」形訛變為「」,純屬形體相混。

  《玉篇》:「堂,土為屋基也。《禮記.檀弓上》:「吾見封之若堂者矣」,鄭玄注:「形四方而高。

  金文表示殿堂,中山王兆域圖:「王坣(堂)方二百尺」,「夫人坣(堂)方百五十尺」,指中山王陵中,王的享堂(即祭堂)面積為二百尺,夫人的享堂面積為五十尺。又通假為「」,表示當作,鄂君啟車節:「女(如)檐(擔)徒,屯廿檐(擔)以堂(當)一車」,表示如果是挑擔的刑徒,累積(刑徒所挑的)二十擔為一車。

  戰國竹簡通假作「」,表示對着,《上博竹書.性情論》簡11:「豊(禮)作於情,或興之,堂(當)事因方而制之」,表示禮制初興起之時,是針對事情和依據一國的風土民情來制定的(陳偉)。

  《說文》:「堂,殿也。从土,尚聲。坣,古文堂。㙶,籒文堂从高省。」段玉裁注:「古曰堂,漢以後曰殿。古上下皆偁堂,漢上下皆偁殿。

  「」由高大的堂基引申有高大、盛大之義,《孫子兵法.軍爭》:「勿擊堂堂之陳」,曹操注:「堂堂,大也。」今天俗語仍說「堂堂男子漢大丈夫」、「相貌堂堂」、「儀表堂堂」等,其義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