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文言文意思
“壤”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壤(简繁同形)
拼音:rǎng
“壤”字的古汉语解释
rǎng
1.名词 土壤;泥土。特指松软的土。《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者三夫,叩石垦壤。”
2.名词 土地;耕地。《管子·臣乘马》:“一农之量,壤百亩也。”
3.名词 地域;疆域。《毛遂自荐》:“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壤壤】众多;往来纷乱的样子。
“壤”国语辞典解释
rǎng
名词1.鬆軟的泥土。《說文解字.土部》:「壤,柔土也。」 《書經.禹貢》:「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
2.耕地。《管子.八觀》:「壤地肥饒,則桑麻易植也。」
3.地。例: 「天壤之別」 。唐.李白〈南都行〉:「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
4.疆域、地區。例: 「接壤」 、「窮鄉僻壤」 。《左傳.哀公元年》:「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
5.古代一種遊戲用的玩具。參見「擊壤」 條。
动词
接連。《史記.卷六九.蘇秦傳》:「且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
形容词
豐收。《莊子.庚桑楚》:「居三年,畏壘大壤。」
“壤”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如兩切集韻汝兩切,𠀤音穰。說文柔土也。無塊曰壤。
又物自生則言土,人耕種則言壤。
書·禹貢咸則三壤。
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藝。
又壤奠,壤土所出奠贄也。
書·康王之誥一二臣衞,敢執壤奠。
又揚子·方言梁益之閒,所愛諱其肥盛曰壤。壤子猶愛子也。
鄒陽·上吳王書壤子王梁。
又富足也。與穰同。
列子·天瑞篇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
又傷也。
穀梁傳·隱三年日有食之,吐者外壤,食者內壤。
又紛錯貌。
史記·貨殖傳天下壤壤,皆爲利往。
又蓋壤,天地也。
韓愈詩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
又煩壤,糞埽之餘積也。
莊子·達生篇煩壤之內,雷霆居之。
又蟻壤,泉穴也。
戰國策齊桓公伐孤竹,山中無水。隰朋曰:去蟻壤寸有水。掘之,果得水。
又擊壤,古戲也。
史記·五帝紀帝遊康衢,老人擊壤而歌于路。
又地名。
春秋·宣七年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于黑壤。
註晉地。
左傳·隱十一年公之爲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
註鄭地。
史記·秦本紀甘茂伐韓宜陽,五月不拔,樗里子譖之,王欲罷兵。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悉起兵拔之。一曰息壤,坌土也。
路史息生之土,長而不窮。柳宗元有永州龍興寺息壤記。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壤駟赤,字子徒,秦人。
又集韻如陽切,音勷。肥土也。
急就章墼絫廥廐庫東廂,屛廁溷渾糞土壤。
“壤”形意通解
略說: 從「土」,「襄」聲。本義是鬆軟肥沃的泥土。詳解: 從「土」,「襄」聲。本義是鬆軟肥沃的泥土。《說文》:「壤,柔土也。从土,襄聲。」《釋名.釋地》:「壤,䑋也,肥䑋意也。」如《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以教稼穡樹蓺。」孫詒讓正義:「蓋地率為堅土,既經人所耕種,則解散和緩,故謂之壤。」《管子.八觀》:「夫山澤廣大,則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饒,則桑麻易殖也;薦草多衍,則六畜易繁也。」
「壤」也泛指泥土。如《淮南子.說林》:「河水之深,其壤在山。」《史記.李斯列傳》:「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壤」可表示地,與「天」相對。如《墨子.辭過》:「凡回於天地之間,包於四海之內,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雖至聖不能更也。」《管子.幼官》:「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時。」又如成語「天壤之別」。
「壤」表示疆域、邊疆。如《左傳.哀公元年》:「(句踐)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戰國策.齊策六》:「萬乘之國,被圍於趙,壤削主困,為天下戮,公聞之乎?」
「壤」是古代一種遊戲器具。如三國魏曹植〈名都篇〉:「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宋王應麟《困學紀聞.雜識下》:「擊壤,《風土記》云: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寸,其形如履。先側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擊壤」這種遊戲,先秦的〈擊壤歌〉即曾極生動地記錄下來。東漢王充《論衡·蓴增篇》:「傳曰:有年五十擊壤于路者,觀者曰:『大哉,堯德乎!』擊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
「壤」還是古代的數名。《孫子算經》:「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陔,萬萬陔曰秭,萬萬秭曰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