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垆”国语辞典解释
lú
名词1.黑色而質地堅實的土壤。《說文解字.土部》:「壚,黑剛土也。」 《呂氏春秋.士容論.辨士》:「凡耕之道,必始於壚。」
2.酒店中置放酒罈的土臺子。例: 「當壚賣酒」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 唐.韋應物〈酒肆行〉:「繁絲急管一時合,他壚鄰肆何寂然。」
3.燃火用的器具。宋.陸游〈山行過僧菴不入〉詩: 「茶壚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
“垆”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龍都切,𠀤音盧。說文黑剛土也。
書·禹貢豫州下土墳壚。
周禮·地官·草人埴壚用豕。
註以埴爲黏,以壚爲疏。
呂覽凡耕之道,必始于壚,爲寡澤而後枯。
又黃壚,黃泉也。
淮南子·兵略訓蟠乎黃壚之下。
曹植·責躬詩抱罪黃壚。
又酒區。
史記·司馬相如傳令文君當壚。
世說王戎過黃公酒壚,謂客曰:吾與叔夜嗣宗酣飮此壚,自嵆阮亡後,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又集韻凌如切,音閭。義同。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