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国语辞典解释
liáo
名词1.小窗。南朝梁.簡文帝〈序愁賦〉:「玩飛花之入戶,看斜暉之度寮。」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〇齣:「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
2.簡陋的屋舍。例: 「菜寮」 、「工寮」 、「菇寮」 。宋.陸游〈貧居〉詩: 「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
3.官吏。通「僚」 。唐.皮日休〈何武傳〉:「雖劇寮貴吏,皆得辱殺之。」
“寮”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落簫切集韻韻會憐簫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爾雅·釋詁註同官爲寮。
又官寮也。
書·酒誥百寮庶尹。
又左傳·文七年荀林父曰: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
又正字通寮,小窻也。楊愼曰:古人謂同官爲寮,亦指齋署同窻爲義。
又通作僚。
書·臯陶謨百僚師師。
又叶凌如切,音閭。
傅毅·洛都賦革服朔,正官寮。辨方位,摹八區。考證:〔爾雅·釋言註同官爲寮。〕 謹照原書釋言改釋詁。
“寮”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宀」,「尞」聲,「尞」字從「木」從數點(◎)從「火」,金文加從「呂」為聲符,象在屋下生火之形。本義是居屋。詳解: 甲金文從「宀」,「尞」聲,「尞」字從「木」從數點(◎)從「火」,金文加從「呂」為聲符,象在屋下生火之形。本義是居屋。
徐中舒認為字象在宮室中燃火之形,表示多人飲食起居在其中。李孝定認為「寮」字本義為居屋,今天台灣和日語仍多以「寮」稱呼房屋,猶存古義,可備一說。
甲骨文用作職官名和地名,金文表示官,典籍作「僚」,牧簋:「百寮」即百官。又表示同僚,指一起為官的人,夨令方彝:「王令(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作冊夨令簋:「用廏(𠣿)寮人」,《詩.大雅.板》:「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毛亨傳:「寮,官也。」
《說文》:「竂,穿也。从穴尞聲。《論語》有公伯竂。」段玉裁注:「俗省作寮。」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