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文言文意思
“料”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料”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liào

“料”字的古汉语解释

liào

1.动词 计算;统计。《国语·周语》:“夫古者不民而知其少多。”

2.动词 估计;估量。《鸿门宴》:“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3.动词 料想;预料。《失街亭》:“男街亭易取。”

4.名词 材料;草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只见草场里火起。”

5.量词 用于药剂丸药等。《林黛玉进贾府》:“叫他们多配一就是了。”

“料”国语辞典解释

liào

名词
1.可供製造、使用或參考的事物。例: 「材料」「原料」「香料」「顏料」「史料」「資料」

2.詩文、講話的題材。例: 「笑料」「詩料」

3.禽畜所食用或供給植物養分的物品。例: 「肥料」「草料」「飼料」

4.人的材質。例: 「他不是塊讀書的料。」

5.量詞。計算中藥一定劑量的單位。《紅樓夢》第三回:「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

动词
1.估量、猜度。例: 「預料」「不出所料」「料事如神」 。宋.辛棄疾〈賀新郎.甚笑吾衰矣〉詞: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2.稱量、計算、清點。《國語.周語上》「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 三國吳.韋昭.注:「料,數也。」

3.照顧、處理。例: 「照料」「料理」《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

4.丟掉、扔下。通「撂」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別人家的哇哇,料在金水橋河下便了。」 《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我何不把這銀子料在水裡,也砰地響一聲?」

“料”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
說文量也。
史記·孔子世家嘗爲季氏吏,量平。
 又廣韻度也。
玉篇數也,理也。
增韻計也。
周語民于太原。
史記·李斯傳君侯自能孰與蒙恬。
晉書·王𡽪之傳當相理。
左思·蜀都賦盧跗是
 又莊子·盜跖篇虎頭,編虎須。
,捋也。
 又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
者,聲淸而不亂。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力弔切,音嫽。義同。
 又人物材質也。
杜甫詩山色供詩
 又牛馬所食芻豆。
唐書·李林甫傳立仗馬食三品,一鳴輒斥去。
 又增韻祿也。

“料”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與小篆構形相同,會以斗量米之意。後泛指各種估量、推想,又可指材料、原料。

詳解: 金文從「」從「」,與小篆構形相同,會以斗量米之意。後泛指各種估量、推想,又可指材料、原料。《說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讀若遼。」段玉裁注:「量者,稱輕重也。稱其輕重曰量,稱其多少曰料,其義一也。知其多少,斯知其輕重矣,如稻重一䄷爲粟二十斗是也。引申之,凡所量度豫備之物曰料。

  金文用作職官名。𤔲料盆:「𤔲料𣐺所寺(持)。

  戰國竹簡「」通作「」,指勞役,《清華簡一.尹至》簡5:「夏料(勞)民內(入)于水曰嘼(戰)」,指夏桀勞動民力到水地,準備背水一戰(蘇建洲)。

  秦簡「」指物資,《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簡193-194:「內史雜有實官縣料者,各有衡石羸(纍)、斗甬(桶)」,指內府擁有貯藏縣府物資的官府,都應備有衡石的量、斗桶。另《睡虎地秦簡.效律》簡12:「縣料而不備者,欽書其縣料也之數。」全句指縣府物資而有不足數的,都要記明縣府物資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