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文言文意思
“缭”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繚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liáo
“缭”字的古汉语解释
liáo
动词 缠绕。屈原《九歌·湘夫人》:“缭之兮杜衡。”
【又】环绕。班固《西都赋》:“缭以周墙,四百余里。”
“缭”国语辞典解释
liáo
动词1.纏繞、圍繞。例: 「繚繞」 。《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文選.班固.西都賦》:「繚以周牆,四百餘里。」
2.一種縫紉方法。用針把布邊斜著縫起來。例: 「繚縫」 、「繚貼邊」 、「繚衣裳」 。
名词
圍牆。《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每一門內,四繚連屋,皆此輩列而居。」
“缭”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說文纏也。
類篇繞也。
禮·玉藻再繚四寸。
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
又祭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
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右絕末以祭。
註繚,猶紾也。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
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
又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𠀤音了。義同。
又集韻離昭切,音髎。力照切,音燎。義𠀤同。
又廣韻力小切,音燎。
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
音義繚,理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擾。人名。莊子有黃繚。
又韻補叶力虯切。
楚辭·招隱士偃蹇連卷兮枝相繚。
註繚,紐也。考證:〔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左絕末以祭。〕 謹照原文左改右。
“缭”形意通解
略說: 從「糸」,「尞」聲。本義是纏繞。詳解: 從「糸」,「尞」聲。本義是纏繞。《說文》:「繚,纏也。从糸,尞聲。」如《文選.劉安〈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謇連卷兮枝相繚。」唐代李白〈古風〉:「綠蘿紛葳蕤,繚繞松柏枝。」
「繚」也是古祭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曰振祭,六曰擩祭,七曰絕祭,八曰繚祭,九曰共祭。」
「繚」還可作量詞。如《新唐書.后妃傳》:「引刀斷一繚髮奏之,曰:『以此留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