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宄”文言文意思
“宄”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宄”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guǐ

“宄”字的古汉语解释

guǐ

名词 犯法作乱的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禁断淫祀,奸逃窜。”

“宄”国语辞典解释

guǐ

动词
姦邪、作亂。《說文解字.宀部》「宄,姦也。外為盜,內為宄。」 清.段玉裁.注:「姦宄者通偁,內外者析言之也。凡盜起外為姦,中出為宄。」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七:「毋習賭博,毋奸宄竊盜。」


名词
泛指壞人、歹徒。《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況今姦宄競逐,豺狼滿道。」

“宄”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𠀤音軌。
說文姦也。
周禮·秋官·司𠛬註由內爲姦,起外爲
書·舜典𡨥賊姦,又通軌。史記:𡨥賊姦。考證:〔書·舜典𡨥賊姦,汝作士。
 又漢書作姦軌。〕 謹按汝作士,文義屬下,此誤連引姦下。謹改又通軌。史記𡨥賊姦

“宄”形意通解

略說:」表示屋裏的禍亂,本義是內部作亂。

詳解:」從「」,「」聲,指家裏的禍害,引申為內亂。《說文》:「宄,姦也。外爲盜,内爲宄。从宀,九聲,讀若軌。𠬚,古文宄。𡧫,亦古文宄。《書.舜典》:「蠻夷猾夏,寇賊姦宄。」孔安國傳:「在外曰姦,在內曰宄。」孔穎達疏:「寇賊姦宄,皆是作亂害物之名也。

  甲骨文從「」從「」從「」,「」是聲符,徐中舒認為「」表示在室內袪除禍祟之形。

  金文從「」從「」從「」(手形)或「」(兩手形),楊樹達認為象以手取屋下之物,本義為盜竊。金文又有從「」從「」之形,是「」的異文。

  甲骨文表示祓除居室不祥之祭(徐中舒)。金文讀同「」,表示居室、宗廟。又表示盜竊,兮甲盤:「宄貯(賈)」,表示盜竊貨物。又用作姓氏,師酉簋:「用乍(作)文考乙白(伯)宄姬尊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