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文言文意思
“驳”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駁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bó
“驳”字的古汉语解释
bó
1.形容词 马的毛色不纯,后泛指颜色不纯。《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
2.形容词 混杂;杂糅。《文心雕龙·杂文》:“或理粹而辞驳。”
【又】不纯正。
3.动词 辩驳;论证是非。《旧唐书·王世充传》:“或有驳难之者世充利口饰非。”
【又】文体名.
4.名词 传说中的猛兽名。《管子·小问》:“驳食虎豹,故虎疑焉。”
“驳”国语辞典解释
bó
形容词1.馬的毛色不純。《說文解字.馬部》:「駁,馬色不純。」
2.引申為顏色雜亂或事務紛雜的意思。例: 「斑駁」 、「踳駁」 、「舛駁」 。
动词
1.爭辯事理,否定別人的意見。例: 「反駁」 、「辯駁」 。《紅樓夢》第五五回:「倘或他要駁我的事,你可別分辯。」
2.載卸貨物。例: 「駁運」 、「駁貨」 。
bó
名词傳說中的猛獸。《山海經.西山經》:「中曲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
动词
1.駁正、非難。參見「駮議」 條。
2.矛盾、違逆。《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條奏越律與漢律駮者十餘事,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
3.辯論、提出異議。《漢書.卷八三.薛宣傳》:「宣謂修三年服少能行之者,兄弟相駮不可,修遂竟服,繇是兄弟不和。」
形容词
1.顏色雜亂。例: 「斑駮」 。
2.雜亂。《荀子.王霸》:「粹而王,駮而霸。」
“驳”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北角切,音博。玉篇馬色不純。
爾雅·釋畜駵白駁。
易·說卦傳乾爲駁馬。
詩·豳風皇駁其馬。
註黃白曰皇,駵白曰駁。
又爾雅·釋木駁赤李。
疏李之子赤者名駁。
又今俗謂龎雜爲駁,雲開曰解駁。
正韻同駮。互詳後駮字註。
“驳”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馬」,「爻」亦聲。「爻」兼表交叉錯雜之義,本義是馬匹的毛色混雜不純,引申為不純之意,如斑駁、駁雜,又引申為辯駁、反駁。詳解: 甲骨文從「馬」,「爻」亦聲。「爻」除了是聲符外,也兼表交錯混雜之意。本義是毛色混雜不純的馬。《說文》:「駁,馬色不純。从馬,爻聲。」段玉裁注:「許意馬異色成片段者皆得曰駁,引伸之爲凡色不純之偁。」
根據王鳳陽的研究,兩色相間的馬稱為「駁」,《詩.豳風.東山》:「之子于歸,皇駁其馬。」毛亨傳:「黃白曰皇,騮白曰駁。」《莊子.田子方》:「乘駁馬而偏朱蹄」,「駁馬」是毛色班駁的馬。後「駁」又泛指駁雜不純的事物,「駁辭」指蕪雜不純的辯辭。凡是不純正、不單一、互相混雜、相互間錯都可以稱「駁」。「駁」又指在辯論過程中,指出對方言辭的混雜而予以批駁,故可表示辯駁、駁斥、駁正、反駁之義。換句話說,「駁」字用來表示打破一言堂,指對是非提出異議。故「駁辭」又指駁斥、駁正之辭。
甲骨文用作本義,指毛色不純的馬,《合集》36987:「叀并駁」,大意是貞卜用兩匹雜色毛的馬來祭祀是否吉利(屈萬里)。
戰國竹簡表示斑駁,《包山楚簡》簡234:「駁霝(靈)」,指有花紋的龜甲。《爾雅.釋魚》:「五曰文龜」,郭璞注:「甲有文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