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文言文意思
“片”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片(简繁同形)
拼音:piàn/piān
“片”字的古汉语解释
piàn
1.名词 剖开的木片或草片。
2.名词 指扁而薄的东西。《明湖居听书》:“鼓上放了两个铁片儿。”
3.量词 《望天门山》:“孤帆一片日边来。”
4.量词 座。《游黄山记》:“石峰片夹起。”
5.形容词 小;少;零散。《失街亭》:“若魏兵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6.形容词 多;连成一片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7.形容词 指连绵不断的声音。《范进中举》:“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
“片”国语辞典解释
piàn
名词1.薄而扁平的東西。例: 「肉片」 、「洋鐵片」 。
2.量詞: (1)計算薄而成片的東西的單位。例: 「一片樹葉」 、「兩片土司」 。(2)計算地面物的單位。例: 「一片樹林」 、「門前兩側各有一片草地。」
3.印有姓名或可供通信的紙片。例: 「名片」 、「明信片」 。
4.二一四部首之一。
动词
將厚物以刀橫著或斜著切成薄片狀。例: 「片肉」 。《老殘遊記》第六回:「我們那裡有人送的兩隻山雞,都已經片出來了。」
形容词
1.微少的。例: 「片簡殘牘」 、「隻字片語」 。唐.韓愈〈贈徐州族姪〉詩: 「一名雖云就,片祿不足充。」
2.單一的。例: 「片面」 。《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3.短暫的。例: 「片刻」 、「片晌」 。
piān
名词扁平的東西。例: 「相片兒」 、「唱片兒」 、「畫片兒」 、「電影片兒」 。
“片”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匹見切,偏去聲。說文判木也。从半木。
廣韻析木也。
玉篇半也,判也,開坼也。
論語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註孔曰:片,猶偏也。聽獄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獄者,惟子路可。
朱註片言,半言也。
又增韻瓣也。
又茶亦以片計。
白居易詩綠芽十片火前春。
蘇軾詩建茶三十片。
又集韻類篇𠀤普半切,音泮。
集韻本作牉。
莊子·則陽篇雌雄片合。詳牉字註。
“片”形意通解
略說: 「片」取「木」的右半字形而成,表示把木頭剖開,分成兩半。詳解: 「片」取「木」的右半字形而成,表示把木頭剖開,分成兩半。《說文》:「片,判木也。从半木。」段注:「謂一分為二之木。」戰國文字未見單獨使用的「片」,用為偏旁時與「木」意思相同。如中山王方壺的「策」寫作從「竹」,「𣂔」聲。「𣂔」同「析」,從「片」和從「木」義同。(參于豪亮)
「片」引申表示一半、偏。如《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析獄者,其由也與?」何晏集解引孔安國:「片,猶偏也。聽訟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獄者,唯子路可。」唐代法振〈月夜泛舟〉:「西塞長雲盡,南湖片月斜。」
「片」又表示單、單個。《廣雅.釋言》:「片,禪也。」王念孫疏證:「禪與單通。」如《文選.左思〈吳都賦〉》:「雙則比目,片則王餘。」劉良注:「雙行者為比目,隻行者為王餘。片,隻也。」北宋蘇軾〈望湖亭〉:「西風片帆急,暮靄一山孤。」
「片」表示零星的、部分的。如《文選.陸士衡〈謝平原內史表〉》:「片言隻字,不關其間,事蹤筆跡,皆可推校,而一朝翻然,更以為罪。」唐代白居易〈泛渭賦〉:「雖片藝而必收兮,故不棄予之小才。」
「片」也表示扁而薄的東西。如《南史.齊武陵昭王曄傳》:「(曄)少時又無棋局,乃破荻為片,從橫以為棋局。」唐代杜甫〈寄楊五桂州譚〉:「梅花萬里外,雪片一冬深。」
「片」可作量詞,用於扁、薄的東西。如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堂前一株紫荊樹,共議欲破三片。」又用於連成一起的景象,如北周庾信〈鏡詩〉:「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又用於氣象、聲音等,如北宋陸游〈舍北行飯書觸目〉:「意行舍北三叉路,閑着橋西一片秋。」《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贊叫樂人住了吹打,聽時,一片風聲,吹得怪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