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文言文意思
“牒”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牒(简繁同形)
拼音:dié
“牒”字的古汉语解释
dié
1.名词 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和竹片。《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2.名词 簿册;书籍。《雁荡山》:“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3.名词 讼辞;状子。《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牒”国语辞典解释
dié
名词1.古代用來書寫的小而薄的竹簡或木片。《墨子.公輸》:「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漢書.卷五一.路溫舒傳》:「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
2.官方文書或證件。例: 「最後通牒」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 金.麻九疇〈許方村即事〉詩: 「撲慘官始威,牒煩民更玩。」
3.各種紀錄文件。《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
4.訟狀。《魏書.卷四一.源子恭傳》:「比加採訪,略無證明,尋其表狀,又復莫落,案牒推理,實有所疑。」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今乃知曾投此牒,豈得罪鬼神,使我受笞耶?」
5.綿織品。《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組綵牒,錦繡綺紈。」
“牒”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𠀤音疊。說文札也。从片,枼聲。
廣韻書板曰牒。
左傳·昭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
疏牒,札也。
戰國策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爲言。
前漢·路溫舒傳取澤中蒲,截以爲牒。
註小簡曰牒。
又匡衡傳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
註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
又玉篇譜也。
史記·封禪書有玉牒書。
太史公自序取之譜牒。
又淮南子·本經訓積牒旋石以備修碕。
又後漢·王符傳皆服文組綵牒。
註牒卽今疊布。
又揚子·方言牀上板。衞之北郊,趙魏之閒謂之牒。
又增韻官府移文謂之牒。
又韻會訟辭亦曰牒。
說文本作𤗣。
韻會通作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