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言文意思
“思”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思(简繁同形)
拼音:sī/sāi
“思”字的古汉语解释
sī
1.动词 思考;想。《论语》:“学而不思则罔。”
2.动词 希望;盼望。《隆中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3.动词 想念;思念。《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4.名词 思绪;心情。《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思理】思辨能力。
【思致】思想情趣。
“思”国语辞典解释
sī
动词1.考慮。例: 「深思熟慮」 、「三思而後行」 。《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想念、懷念。例: 「思親」 、「思家」 。唐.李白〈靜夜思〉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悲悼。《文選.張華.勵志詩》:「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名词
1.心緒、心情。例: 「情思」 、「愁思」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2.想法、意念。例: 「心思」 、「文思」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
3.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助词
1.用於句首,無義。《詩經.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2.用於句中,無義。《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無思不服,皇王烝哉。」
3.用於句末,相當於「啊」 。《詩經.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sì
(一)名词
1.之讀音。
sāi
形容词䯱思:鬍鬚多的樣子。《集韻.平聲.咍韻》:「䰄,䯱䰄,多鬚貌。或作思。」
“思”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𠀤音司。說文睿也。
書·洪範思曰睿。
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又願也。
詩·大雅思皇多士。
箋願也。
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又語巳辭。
詩·周南不可泳思。
又大雅神之格思。
又語起辭。
詩·大雅思齊太任。
又魯頌思樂泮水。
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相吏切,音四。
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又悲也。
詩·小雅䑕思泣血。
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
註道德純備謂之思。
音義思,息嗣反。
又如字。
又叶相居切,音須。
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
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又念也。
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思”形意通解
略說: 古文字「思」從「囟」(指腦袋)從「心」,古人認為「腦」、「心」都是思維的器官,「思」字表示心、腦交相運用,進行思考。詳解: 金文、簡帛文字、小篆均從「囟」從「心」,「囟」是人頭頂的「囟門」、「腦門」(新生兒頭骨未長合處)借指腦袋。古人認為「腦」、「心」都是思維的器官;《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宋代陳思《兩宋名賢小集.寄眠雲處士》:「腦慮精難滿,心憂影或偏。」反映腦用來思慮,心用來憂慮。清代杞廬主人《時務通考.醫學.內科》:「身之運動,腦之運思」。「思」字表示心、腦交相運用,進行思考。本義是思想、思考、反思。引申為思緒、思念等。
「思」字今人寫作從「心」從「田」,只是隸變後的結果。「思」字的金文和小篆其實都寫作「恖」,即從「囟」從「心」,粵語「腦囟都未生埋」批評別人幼稚、年紀小而不懂思考、分析事情)。「思」字中的「囟」後來被訛寫為「田」,《馬王堆漢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中曾「恖」、「思」二字同時使用,是這個訛寫過程的痕跡。
「思」字反映古人認為所謂思想或思緒者,是腦與心的相通,「如絲之相貫不絕」(黃公紹、熊忠)。《說文》:「思,容也。從心,囟聲。」一解釋,雖然正確的記錄了「思」字之從「囟」,但「容也」一訓,後世如南唐徐鍇和清人段玉裁等都認為是「䜭也」之誤,並以「深通」為之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謂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玉篇》:「深謀遠慮曰思。」然而,「思」字的深邃或深通到底從何顯出呢?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即解釋說:「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也。」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思之言絲也,謂纖細如絲,聯續不絕也。」此中,心腦相對,顯示古人認為腦與心都是思維的器官,而所謂思想,亦涉及某一意義的「往返曲折」,這或即西方傳統所謂的「反省」(reflection)。更有進者,與「思」字息息相關的「念」字亦表現了類似的反省結構,參見「念」。
佛學裏的「思」對應梵語的cetana或cint,表示「底」,指心隨着境遇而起的思慮、心志、意願。《俱舍論四》曰:「思謂能令心有造作。」《大乘義章二》曰:「思願造作名思。」
「思」是七情之一,中醫認為「脾主思」,即思考與脾臟有關,過度思慮會傷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脾在志為思,思傷脾」。《素問.舉痛論》:「思則氣結,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孔子主張勤學多於空想,《論語.衛靈公》:「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思」側重於推理,如「思考」、「思辨」;「想」側重於想像,如「空想」、「幻想」、「理想」。普通話口語裏「思考」的意思多用「想」來表示。《說文解字約注》:「古人言『思』,今語則言『想』。」
金文用作人名,鮑子鼎:「中(仲)匋始(姒)﨤(及)子思,其寿君母(毋)死」,「中(仲)匋始(姒)」和「子思」都是人名,意謂希望匋姒和子思長壽,不會死去。五年龔令思戈:「龏(龔)令思」,「龔」是地名,「令」是官名,表示縣令,即一縣之行政長官,「思」是他的名字。
戰國竹簡假借為「使」,《清華簡二.繫年》簡57:「穆王思(使)驅孟渚之麋」,「孟渚」是宋國地名,那裏是一片水澤,多見逐水草而居的麋鹿,全句意謂楚穆王派遣華孫元驅趕孟渚的麋鹿。
又古人認為「心」、「腦」並用,意識的覺知是腦與身體一起行動而產生的,心臟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姑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