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国语辞典解释
mài
名词1.分布人與動物周身,使血液流通而循環不窮的血管。例: 「動脈」 、「靜脈」 。
2.像血脈一樣,有條理分支的事物。例: 「葉脈」 、「山脈」 、「礦脈」 。唐.韋莊〈漁塘十六韻〉:「洛水分餘脈,穿巖出石稜。」
3.血統支系。例: 「一脈單傳」 。
4.脈搏。例: 「脈診」 、「把脈」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凡治病者必先知脈之虛實。」
mò
1.(一)之又音。2.通「眽」 。參見「脈脈」 條。
“脉”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莫獲切正韻莫白切,𠀤音麥。說文血理分袤行體者。
玉篇血理也。
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
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
註血脈必周身而作。
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
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裏。
又地脈。
周禮·天官·瘍醫以鹹養脈。
註鹹,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脉”形意通解
同「脈」字,參見「脈」。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