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文言文意思
“党”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拼音:dǎng
“党”字的古汉语解释
dǎng
1.名词 古代的社会基层组织,五百家为一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常“乡党”连用。《赤壁之战》:“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论语·雍也》:“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2.名词 亲族。《列子·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名词 集团。《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五人墓碑记》:“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名词 朋辈;同伙;同党。《狱中杂记》:“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人索财物。”
【又】动词 勾结;结伙。《中山狼传》:“(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
5.动词 偏私;偏袒。《墨子·尚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6.名词 政党。《〈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7.形容词 通“谠”。美;善;正直。《荀子·非相》:“博而党正(知识广博,直言公正)。”
8.<姓>。
tǎng
1.副词 通“倘”。偶或;倘使。《荀子·天论》:“怪星之党见。”《汉书·伍被传》:“党可以徼幸。”
【注】在古代,“党”和“黨”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上述义项除作姓解时,都可写作“黨”。现在“黨”简化为“党”。
【党人】⒈政治结为朋党的人。⒉同乡之人。
【党言】善言,正直之言。
“党”国语辞典解释
dǎng
名词姓。如宋代有党進。
dǎng
名词1.志同道合的人所組成的有組織、有主義的團體。例: 「政黨」 、「革命黨」 。
2.因利害關係而結成的小團體。例: 「結黨營私」 、「狐群狗黨」 。《左傳.僖公九年》:「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 漢.桓寬《鹽鐵論.禁耕》:「眾邪群聚,私門成黨。」
3.朋友、同輩。指意氣相投的人。唐.韓愈〈山石〉詩: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4.古代地方的組織名稱。以五百家為一黨。《周禮.地官.大司徒》:「五族為黨。」 漢.鄭玄.注:「族,百家;黨,五百家。」 《禮記.學記》:「股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5.親族、姻戚。例: 「父黨」 、「母黨」 。
6.姓。如明代有黨還醇。
动词
偏袒、偏私。《書經.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論語.述而》:「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
形容词
正直的。同「讜」 。例: 「黨言」 、「黨論」 。
“党”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韻會𠀤底朗切,音黨。韻府羣玉夏后氏之後。秦有將軍党耐虎。唐有党芬,党進。(黨)唐韻多朗切集韻底朗切正韻多曩切,𠀤音讜。說文不鮮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家爲比,五比爲閭,四爲族,五族爲黨。釋名五百家爲黨。黨,長也。一聚之所尊長也。
又朋也,輩也。荀子·强國篇不比周,不朋黨。
又助也。相助匿非曰黨。論語君子不黨。
又偏也。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又比也。荀子·非相篇順禮義,黨學者。註黨,親比也。
又頻也。荀子·天論篇怪星之黨見。
又知也。揚子·方言黨,皢,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皢,齊宋之閒謂之哲。郭註黨,朗也。解悟貌。
又廣韻美也。廣雅黨,善也。
又所也,時也。公羊傳·文十三年往黨。註黨,所也。所猶時,齊人語也。左傳·哀五年萊人之歌曰:師乎,師乎,何黨之乎。註黨,所也。
又玉篇接也。
又廣韻累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秦置上黨郡,屬幷州,古上黨關。
又集韻止兩切,音掌。姓也。左傳·莊三十二年公築臺,臨黨氏。註黨氏,魯大夫。釋文黨,音掌。
又哀十一年季孫使從於朝,俟於黨氏之溝。註黨氏溝,朝中地名。
又集韻坦朗切正韻他曩切。𠀤與儻同。兾也。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
又五被傳黨可以徼幸。師古註黨,讀曰儻。
又與讜同。荀子·非相篇博而黨正。註謂直言也。 亦作䣣䣊。
(黨)考證:〔周禮·地官·閭胥疏五家爲比,五比爲閭,五閭爲族〕 謹按閭胥疏無此語,查係大司徒文。謹照原文閭胥疏改大司徒。五閭爲族改四爲族。〔荀子·非相篇实博而黨正。〕謹按原文文而致實,博而黨正,𣅜以四字爲句不得連引實字。謹省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