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文言文意思
“笼”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笼”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lóng/lǒng

“笼”字的古汉语解释

lóng

1.名词 盛土的器具,泛指盛东西的竹器。《陌上桑》:“青丝为系,桂枝为钩。”

2.名词 畜养鸟兽、虫类的竹编器具。《促织》:“成益惊喜,掇置中。”

【又】<名词作状语>用笼装着。《促织》:“大喜,归,举家庆贺。”

【又】名词 囚禁犯人刑具。如“囚笼”。

3.动词 独揽;掌握。桓宽《盐铁论·轻重》:“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

lǎng

动词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敕勒歌》:“天似穹庐,盖四野。”

【笼东】溃败、不振的样子。

【笼络】笼、络都是羁绊牲口的用具,比喻使权术耍手腕来驾驭、拉拢人。

“笼”国语辞典解释

lóng

名词
1.用來盛裝或覆蓋東西的竹編器具。例: 「茶籠」「蒸籠」「燈籠」

2.關住鳥獸或拘禁人犯的器物。例: 「鳥籠」「兔籠」「牢籠」「囚籠」「鴿子籠」

动词
1.包羅、囊括。《史記.卷三〇.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

2.遮住、覆蓋。例: 「籠罩」 。唐.杜牧〈泊秦淮〉詩: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以權術駕馭人。《列子.黃帝》「聖人以智籠群愚,亦猶狙公之以智籠眾狙也。」

lǒng

名词
舊稱淺底的竹器為「箱」 ,深而有蓋的為「籠」例: 「藥籠」


动词
(一)
动词
之又音。

“笼”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𠀤音櫳。
說文舉土器。一曰笭也。
西京雜記漢制,天子以象牙爲火籠。
 又鳥檻曰籠。
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爲之籠,則雀無所逃。
 又包舉也。
前漢·食貨志籠貨物,籠鹽鐵。
 又盛矢器。以竹爲之。
周禮·夏官田弋充籠箙矢。
籠,竹箙也。
 又地名。
史記·匈奴傳五月大會籠城。
韻會補廣南化外,古南越地,唐置籠州。
 又廣韻集韻力鐘切正韻盧容切,𠀤音龍。竹名。
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䈽篾。
 又𥳎籠,竹車軬。
揚子·方言車枸簍,宋、魏閒謂之𥳎籠。
史記·田單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
方言:車轊,齊謂之籠。
 又草名。
管子·地員篇有籠與斥。
 又廣韻正韻力董切集韻韻會魯孔切,𠀤音攏。箱籠。
 又竹器。
周禮·地官·遂人道野役及窆,抱磨,共丘籠。
 又與瀧同。
荀子·議兵篇東籠而退。
與涷瀧同,沾濕貌。

“笼”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竹製的盛土器具,後來泛指其他盛物的器具、箱籠,亦指盛養鳥蟲的籠子。

詳解: 從「」,「」聲。本義是竹製的盛土器具。《說文》:「籠,舉土器也。」如《淮南子.說山》:「貂裘而負籠,甚可怪也。」高誘注:「籠,土籠也。《漢書.王莽傳上》:「父子兄弟負籠荷鍤,馳之南陽,豬崇宮室,令如古制。」顏師古注:「籠,所以盛土也。

  「」後來泛指其他盛物的器具、箱籠。《玉篇.竹部》:「籠,竹籠也。」如《周禮.夏官.司弓矢》田弋,充籠箙矢,共矰矢。」賈公彥疏:「籠、箙皆盛矢物。《宋書.王鎮惡列傳》:「既至,乃以竹籠盛石,堙塞水道。

  「」亦指盛養鳥蟲的籠子。如《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文選.禰正平〈鸚鵡賦〉》:「閉以雕籠,翦其翅羽。

  「」是竹名,又稱「籠蔥竹」。如《文選.馬季長〈長笛賦〉》:「惟籦籠之奇生兮,于終南之陰崖。」唐代杜甫〈堂成〉:「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作動詞表示包羅、囊括。《字彙.竹部》:「籠,包舉。」如《史記.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文選.陸士衡〈文賦〉》:「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表示掩蓋、籠罩。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脯腊》:「脯成,置虛靜庫中,紙袋籠而懸之。」 唐代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還表示把手或東西藏在袖筒裡。如《西游記》第47回:「旁邊小的道:『這位老爺忒沒算計,不籠饅頭,怎的把飯籠了,卻不污了衣服?』」梁啟超〈無業游民與有業平民〉:「籠著手吃飯的人,吃的不是飯,是別人家的血,是別人家的汗。

  「」表示生火。如明代徐元《八義記.周堅沽酒》:「小廝籠下火,盪下酒。《老殘游記》第6回:「那雪便紛紛亂下,回旋穿插,越下越緊。趕急走回店中,叫店家籠了一盆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