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言文意思
“陇”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隴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lǒng
“陇”字的古汉语解释
lǒng
1.名词 山名;地名均在今甘肃省一带。《张衡传》:“后数驿至,果震陇西。”
2.名词 通“垄”。农田中种农作物的行;田埂。杜甫《晚登瀼上堂》:“山田麦无陇。”
【陇亩】田野。
“陇”国语辞典解释
lǒng
名词1.田埂、田間高地。通「壟」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太史公曰》:「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 唐.白居易〈觀刈麥〉詩: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2.大陸地區甘肅省的簡稱。
“陇”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力踵切集韻韻會魯勇切正韻力董切,𠀤音壠。說文天水大阪也。
前漢·地理志天水郡隴縣。
註今呼隴城縣者也。
又史記·六國表文公踰隴。
秦本紀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
前漢·地理志隴西郡。
註應劭曰:有隴坻,在其西也。師古曰:隴坻,謂隴阪,卽今之隴山也。此郡在隴之西,故曰隴西。
地理直音漢隴西,今鞏昌府。漢天水,今鞏昌府秦州。
又廣韻州名。漢汧縣,後魏置東秦州,攺爲隴州,因山名之。
地理直音隋汧陽郡,今鳳翔府隴州。○按今陝西鞏昌府淸水縣,平涼府華亭縣,鳳翔府隴州,皆有隴山,洮州衞有東隴山。
又春秋·文二年盟于垂隴。
註鄭地,滎陽東有隴城。
又姓。
又正韻丘壟之壟,亦作隴。
列子·天瑞篇逆之隴端。
前漢·劉向傳皆無丘隴之處。
又壟畝亦作隴。
史記·項羽紀起隴畝之閒。
又荀子·議兵篇案角鹿埵,隴種東籠而退耳。
註隴種,遺失貌,如隴之種物然。或曰卽龍鍾。新序作隴鍾。考證:〔荀子·議兵篇註隴種,遺失貌,如隴之種物然。或曰,卽鍾也。〕 謹照原文鍾也改龍鍾。
“陇”形意通解
略說: 從「𨸏」,「龍」聲。「隴」是山名,即隴山,位於漢代天水郡境內,在今陝西省和甘肅省交界處。詳解: 從「𨸏」,「龍」聲。「隴」是山名,即隴山,位於漢代天水郡境內,在今陝西省和甘肅省交界處。《說文》:「隴,天水大阪也。从𨸏,龍聲。」如《史記.留侯世家》:「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張守節正義:「隴山南連蜀之岷山,故云右隴、蜀也。」
「隴」也是古地名。秦代置隴西郡。《漢書.地理志》:「隴西郡,秦置。」顏師古注:「此郡在隴之西,故曰隴西。」此外,西漢於天水郡置隴縣。《漢書.地理志》:「天水郡,戶六萬三百七十,口二十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八。縣十六:平襄……奉捷,隴,豲道,蘭干。」「隴」現為甘肅省的別稱。
成語「得隴望蜀」語出《東觀漢記.隗囂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意謂平定隴地後,又希望得到蜀地,後以此比喻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如唐代李白〈古風〉:「物苦不知足,得隴又望蜀。」
「隴」通「壟」。如《墨子.節葬下》:「此存乎王公大人有喪者,曰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孫詒讓閒詁:「隴,壟之假字。」在此表示墳墓。又如唐代杜甫〈兵車行〉「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隴」表示田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