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文言文意思
“隙”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隙(简繁同形)
拼音:xì
“隙”字的古汉语解释
xì
1.名词 裂缝;缝隙。《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
2.名词 漏洞;空子;疏漏的地方。《刘东堂言》:“惟树后坐一人抗词与辩,连抵其隙。”
3.名词 空闲;闲暇。《教战守策》:“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4.名词 感情上的裂缝;隔阂;矛盾。《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隙驹】透过缝隙看到的一晃而过的快马,比喻迅速消逝的光阴。
“隙”国语辞典解释
xì
名词1.裂縫、孔穴。例: 「孔隙」 、「縫隙」 。《商君書.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
2.空暇、閒暇。例: 「農隙」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宋.蘇軾〈教戰守策〉:「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
3.漏洞、機會。例: 「乘隙而入」 。唐.德宗〈西平王李晟東渭橋紀功碑〉:「覷隙乘便,餌誘貪卒。」
4.仇怨。例: 「嫌隙」 。《史記.卷八二.田單傳》:「惠王立,與樂毅有隙。」 南朝宋.鮑照〈代貧賤苦愁行〉:「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
形容词
1.空著的。例: 「隙地」 。
2.不完整、不足。《孫子.謀攻》:「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隙”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綺戟切集韻韻會正韻乞逆切,𠀤音綌。說文壁際孔也。
玉篇穿穴也,裂也。
禮·三年問若駟之過隙然。
釋文隙,本又作卻。
左傳·昭元年牆之隙壞。
孟子鑽穴隙相窺。
史記·貨殖傳秦文孝繆居雍隙。
註隙者,閒孔也。地居隴蜀之閒要路,故曰隙。
又玉篇閒也。
左傳·隱五年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註隙,閒也。
又廣韻怨也。
史記·樊噲傳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
又前漢·匈奴傳贊遭王莽始開邊隙。
又前漢·地理志北隙烏丸夫餘。
註隙,際也。
又唐韻正古音綺略反,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綺路反。
韓非子·亡徵篇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
說苑·建本篇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隙。○按玉篇、廣韻、韻會、正韻諸書皆作𨻶,故字彙載入十一畫內。惟說文作隙,集韻、類篇因之。正譌,𡭴从二小,中从日,景也,會意。作𨻶,非。故正字通收入十畫內。應从正字通。
集韻同䧍。亦作𡮱𧯈。
篇海譌作𨻩。
“隙”形意通解
略說: 從「𨸏」,從「𡮂」, 「𡮂」亦聲,本義為壁縫、空隙。詳解: 從「𨸏」,從「𡮂」,「𡮂」亦聲,本義為壁縫、空隙。《說文》:「壁際孔也。从𨸏从𡮂,𡮂亦聲。」《孟子‧滕文公下》:「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
「隙」可表示空閑、閑暇。《左傳‧隱公五年》:「皆于農隙以講事也。」孔穎達疏:「隙訓閒也。」
「隙」也表示通道、要路。《史記‧貨殖列傳》:「及秦文、德、繆居雍,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裴駰集解引徐廣曰:「隙者,閒孔也。地居隴蜀之閒要路,故曰隙。」
「隙」還表示漏洞、可乘之機。《韓非子‧備內》:「相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無道得聞。」
「隙」亦表示怨恨、仇隙。《國語‧周語中》:「若承命不違,守業不懈,寬於死而遠於憂,則可以上下無隙矣。」韋昭注:「隙,瑕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