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国语辞典解释
xíng
名词1.山脈中斷的地方。《爾雅.釋山》:「山絕,陘。」 宋.邢昺.疏:「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 《文選.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逶迤傍隈隩,苕遞陟陘峴。」 宋.王安石〈雨花臺〉詩: 「盤互長干有絕陘,并包佳麗入江亭。」
2.灶的邊緣,可放置器物的地方。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上.釋宮》:「寤謂之灶,其脣謂陘。」 《禮記.月令》「其祀灶」 句下唐.孔穎達.正義:「灶陘,謂灶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
“陉”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𠀤音形。說文山絕坎也。
玉篇限也。
爾雅·釋山山絕陘。
疏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名陘。
又廣韻陘,阪也。
又地名。
春秋·僖四年遂伐楚,次于陘。
註楚地名,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
又左傳·隱十一年與鄭人陘。
又春秋·僖二十二年及邾人戰于升陘。
註魯地。
又左傳·成二年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
註齊邑。
戰國策秦攻韓,圍陘。
註在絳州曲沃縣西北,汾水之旁。
又山名。
戰國策楚魏戰於陘山。
註括地志,在鄭州縣西南。
史記·秦始皇紀王翦將上地下井陘。
註山名,在常山,今爲縣。
前漢·地理志常山郡井陘。
註井陘山在南。
又禮·月令·其祀竈註東面設主於竈陘。
疏竈陘,謂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爲之。
又姓。
字彙晉大夫,以邑爲氏。
又集韻吉定切,音徑。
左傳·襄十六年孟孺子速遂塞海陘而還。
註海陘,魯隘道也。
釋文陘,音𠛬。徐音古定反。
篇海同𨹢𨺄𨺾。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