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龛”文言文意思
“龛”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龕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kān
“龛”字的古汉语解释
kān
1.名词 佛塔。许浑《送僧南归》:“绕龛藤叶盖禅床。”
【又】特指葬僧人的塔。贯休《送人归夏口》:“倘经三祖寺,一为礼龛坟。”
2.名词 供奉神佛像的石室或柜子。江总《摄山栖霞寺碑》:“庄严龛像,首于西峰石壁。”
3.动词 通“戡”,平定。扬雄《法言·重黎》:“刘龛南阳,项救河北。”
“龛”国语辞典解释
kān
名词1.供奉神、佛像或祖先牌位的石室或櫥櫃。例: 「神龕」 、「佛龕」 。唐.杜甫〈山寺〉詩: 「野寺根石壁,諸龕遍崔嵬。」 《朱子語類.卷九〇.禮七》:「西壁如今之牆上為龕,太祖居之,東向。」
2.置放僧人遺體的棺木。《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眾僧買龕燒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
动词
克服、平定。通「戡」 。漢.揚雄《法言.重黎》:「劉龕南陽,項救河北。」 晉.李軌.注:「龕,取也。」 《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組練。」
“龛”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口含切集韻枯含切正韻苦含切,𠀤音堪。說文龍貌。
又爾雅·釋言洵龕也。
註未詳。
又玉篇受也,盛也。
揚子·方言龕,受也。齊楚曰鋡,揚越曰龕。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
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
又廣雅龕,取也。
揚子·法言劉龕南陽。
註取也。同戡。
又玉篇聲也。
揚子·方言龕,喊㖪唏聲。
又勝也。
謝靈運詩龕暴資神理。
又浮圖塔。一曰塔下室。
唐褚遂良書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
又杜甫詩禪龕只晏如。考證:〔揚子·方言劉龕南陽。〕 謹照原書方言改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