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文言文意思
“勘”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勘”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kān

“勘”字的古汉语解释

kān

1.动词 校订;核对。苏舜钦《送韩三子华还家》:“书春雨静。”

2.动词 勘察;审查。《旧唐书·来俊臣传》:“请付来俊臣推,必获实情。”

3.动词 判断;判别。《窦娥冤》:“天也,你错贤愚枉作天!。”

“勘”国语辞典解释

kān

动词
1.校正、核對。例: 「校勘」「勘誤」《南史.卷五九.任昉傳》「武帝使學士賀縱共沈約勘書目,官無者就其家取之。」 唐.韓愈〈秋懷〉詩一一首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鉛事點勘。」

2.審問。《宋史.卷二〇〇.刑法志二》「紹興法,鞫獄官推勘不實,故有不當者,一案坐之。」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有什麼合審的罪囚,押上勘問。」

3.察看、考核。例: 「勘查」「勘驗」「探勘」「勘測地形」 。唐.司空圖〈上譙公書〉:「某跡拘世累而業久於山,援古勘今,思有所發者。」

kàn

(一)
动词
1.之又音。

“勘”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紺切,堪去聲。
說文校也。
玉篇覆定也。
增韻鞠囚也。
 又集韻枯含切,音堪。能也。

“勘”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校對、核定。

詳解: 從「」,「」聲。本義是校對、核定。《說文新附》:「勘,校也。从力,甚聲。《玉篇.力部》:「勘,覆定也。」如《魏書.崔光傳》:「(崔)光乃令國子博士李郁與助教韓神固、劉燮等勘校石經,其殘缺者,計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補治之。」唐代白居易〈題詩屏風絕句〉:「相憶采君詩作障,自書自勘不辭勞。

  「」表示探測、查看。如唐代李世民〈賑關東等州詔〉:「必當細勘,速以奏聞,待使人還京,量行賑濟。《明史.禮志十四》:「弘治十五年定制,凡親王薨,行撫、按,郡王病故,行本府親王及承奉長史,覈勘以奏,乃議諡。

  「」也表示審訊。如《舊唐書.姚崇傳》:「往者周興、來俊臣等推勘詔獄,朝臣遞相牽引,咸承反逆,國家有法,朕豈能違。《宋史.職官志七》:「司法參軍掌議法斷刑;司理參軍掌訟獄勘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