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文言文意思
“状”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状”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zhuàng

“状”字的古汉语解释

zhuàng

1.名词 形状;……的样子。《核舟记》:“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

2.名词 情形。《信陵君窃符救赵》:“具告以欲死秦军。”

3.名词 景象。《岳阳楼记》:“予观巴陵胜,在洞庭一湖。”

4.动词 陈述。《中山狼传》:“先生不服,具其囊狼怜惜之意。”

5.动词 描写。《黄冈竹楼记》:“幽阒辽夐,不可具。”

6.名词 文体的一种,一般用于下对上叙述事情诉讼。《狱中杂记》:“李具求在狱候春发遣。”

7.副词 大概。《西门豹治邺》:“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状”国语辞典解释

zhuàng

名词
1.形態、容貌、樣子。例: 「粉狀」「奇形怪狀」

2.情況。例: 「現狀」「慘狀」《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會瑜已徙肅母到吳,肅具以狀語瑜。」

3.功績、良好表現。《史記.卷二.夏本紀》「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自傷為傅無狀,常哭泣。」

4.敘述事實的文章。現通稱打官司的呈文。例: 「行狀」「訴狀」《紅樓夢》第六八回:「著他寫一張狀子,只管往有司衙門中告去。」

5.獎勵或證明用的文書。例: 「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动词
陳述、描寫。例: 「摹狀」《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状”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鉏亮切集韻韻會助亮切,𠀤音𣶍。
說文犬形也。从犬,爿聲。
 又玉篇形也。
易·繫辭知鬼神之情狀。
 又韻會形容之也,陳也。
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衆。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
 又史記·夏本紀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
索隱曰:言無功狀。
戰國策春申君問狀。
 又增韻扎也。
正韻牒也。

“状”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犬的外形。引申為形狀、狀貌之意。

詳解: 從「」,「」聲。本義為犬的外形。《說文》:「狀,犬形也。从犬,爿聲。」段玉裁注:「引伸為形狀。如類之引伸為同類也。

  金文用作人名,十七年丞相啟狀戈:「十七年,丞相啟、狀造。」商鞅量:「乃詔丞相狀、綰。」黃盛璋認為「」即隗狀。按隗狀即傳世古籍中的隗林,《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隗林」,司馬貞《索隱》:「隗姓,林名。有本作『狀』者,非。顏之推云:『隋開皇初,京師穿地得鑄秤權,有銘,云始皇時量器,丞相隗狀、王綰二人列名,其作『狀』貌之字,時令校寫,親所按驗。』王劭亦云然。斯遠古之證也。

  戰國竹書「」多寫作從「」,「」聲的字。郭店竹簡《老子》甲簡21:「又(有)[爿首]蟲成。」傳世本《老子》作「有物混成」,裘錫圭、王輝以為[爿首]字即「」的異體,這裏指物狀之義。另如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簡17:「女(如)是狀也」,字亦從「」,「」聲。

  秦簡中「」可通假作「」,《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詰咎》簡36:「是狀神在其室」,整理者讀為「」,「狀神」指害人之神,全句指害人之神在他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