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猷”文言文意思
“猷”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猷(简繁同形)
拼音:yóu
“猷”字的古汉语解释
yóu
1.名词 计谋;谋划。《尚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
2.名词 道术这方法。《诗经·小雅·巧言》:“秩秩大猷。”
3.动词 欺诈。《方言》:“猷,诈也。”
4.副词 通“犹”。还;尚。《尚书·秦誓》:“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猷”国语辞典解释
yóu
名词1.謀略、計畫。《爾雅.釋詁上》:「猷,謀也。」 《書經.君陳》:「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后。」
2.道理、法則。《詩經.小雅.巧言》:「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漢.鄭玄.箋:「猷,道也。大道,治國之禮法。」
3.姓。如漢代有猷康。
动词
圖謀。《周禮.春官.家宗人》:「以猷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
助词
發語詞,無義。《書經.大誥》:「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
“猷”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𠀤音由。爾雅·釋詁猷,謀也。
疏猷者,以道而謀也。大雅文王云:厥猶翼翼。猷猶音義同。
書·盤庚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
又聽余一人之作猷。
又君𨻰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后于內。
又爾雅·釋詁猷,言也。
註猷者道,道亦言也。
又爾雅·釋言猷,圖也。
周禮·春官以猷鬼神祇。
註猷謂圖畫。
又爾雅·釋宮猷,道也。
註道路之異名。
又爾雅·釋言猷,可也。
詩·魏風猷來無止。
箋猷,可也。
又爾雅·釋言猷,若也。引詩:寔命不猷。◎按今詩·召南作猶。
傳猶,若也。
又書·大誥猷大誥爾多邦。
傳猷,道也。順大道,以誥天下衆國。
疏鄭本猷在誥字下,此本在大字上,言以道誥衆國,於文爲順。
又周官若昔大猷。
傳言當順古大道。
又爾雅·釋詁猷,己也。
註義未詳。
又揚子·方言猷,詐也。
註猶者,言故爲詐。
又叶音移。
魏·卞蘭賦超古人之遐跡,崇先聖之弘基。耽八素之祕奧,遵二儀之大猷。
“猷”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犬」,「酉」聲,本義是一種獮猴,一說隴西郡稱小狗為「猶」(許慎)。詳解: 甲骨文從「犬」,「酉」聲,本義是一種獮猴,一說隴西郡稱小狗為「猶」(許慎)。「猷」、「猶」本一字,參見「猶」。
金文改從「酋」為聲符。春秋晚期金文在「猷」字下加「心」為意符,表示心中的計謀,是謀猷的「猷」的專字。王孫遺者鐘「猷」所從的「酋」字下加「丌」,象置酒器於桌上之形,參見「丌」、「奠」。
甲骨文用作人名或方國名。
金文表示謀略、計謀,毛公鼎:「雝(擁)我邦小大猷」,表示執持、掌管我國的大小計謀。史牆盤:「遠猷腹心」,意思說乙祖給君王出主意時看得遠,是君王的腹心之臣(裘錫圭)。又用作副詞,表示尚且,中山王鼎:「猷(猶)粯(迷)惑於子之而𨑑(亡)其邦」,是說昔日燕國君主子噲可算是明君,尚且迷惑於子之而亡國。《禮記.檀弓》注:「猶,尚也。」又用作人名。
《郭店楚簡.老子甲》簡14-15:「是以聖人猷難之。」「猷」王弼本《老子》作「猶」。《馬王堆.老子乙本》第230行:「猷呵丌若畏四𠳵」,傅奕本《老子》作「猶兮若畏四鄰」。
「猷」、「猶」本為一字。後來謀猷的意義專用「猷」字表示,猶如、猶可等意義則用「猶」字表示。參見「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