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国语辞典解释
yǒu
名词意氣相投、情誼互通的人。例: 「好友」 、「益友」 、「至友」 。《詩經.小雅.常棣》:「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唐.柳宗元〈師友箴〉:「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舉世無友。」
动词
1.兄弟相親相愛。《書經.康誥》:「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 《南史.卷六〇.傅昭傳》:「昭弟映,字徽遠,三歲而孤。兄弟友睦,修身勵行,非禮不動。」
2.結交。《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鄭伯弟段攻其兄,不勝,亡,而州吁求與之友。」
3.親愛。《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形容词
有友好關係的。例: 「友軍」 、「友邦」 。
“友”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有。說文同志爲友。
禮·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𠀤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又善于兄弟爲友。
書·君𨻰惟孝友于兄弟。
又凡氣類合同者皆曰友。
司馬光·潛虛醜,友也。天地相友,萬彙以生。日月相友,羣倫以明。風雨相友,艸木以榮。君子相友,道德以成。
又韻補叶羽軌切,音洧。
前漢·禮樂志天馬歌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爲友。
“友”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兩手同一取向,甚至聯在一起之形,以示友好。「又」亦是聲符。詳解: 甲金文象兩手同一取向,甚至聯在一起之形,以示友好。「又」亦是聲符。
甲骨文用作人名,又讀為「侑」,表示侑祭。金文表示朋友,友好,趞曹鼎:「用卿(饗)朋友」,牆盤:「隹(惟)辟孝友」,表示同僚、官員,令方彝:「乃寮與乃友」。又用作人名。又讀為「侑」,表示侑助,應侯視工簋:「卿(饗)醴,應侯視工友(侑)」。
漢帛書通讀為「柔」,《馬王堆.老子甲本》:「友弱勝強」,乙本作「柔弱勝強」。
《說文》:「同𢖽爲友。从二又。相交友也。𦫹,古文友。𦐮,亦古文友。」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