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文言文意思
“又”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又(简繁同形)
拼音:yòu
“又”字的古汉语解释
yòu
1.副词 再;还。《愚公移山》:“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2.副词 更。《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副词 却。《汉书·贾谊传》:“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
“又”国语辞典解释
yòu
副词1.表示重複或反覆。例: 「一天又一天」 、「看了又看」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表示加強、加重的語氣。有「並」 的意思。例: 「你又不是三歲小孩子,怎麼不懂這個?」 《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要以功見言信,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
3.表示意思更進一層。例: 「他的病又加重了。」
4.表示轉折。相當於「卻」 。《墨子.節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禍焉。」
连词
1.用來連結平列的詞意,表示同時存在。例: 「做得又快又好。」 、「他又唱又跳。」 《詩經.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南朝齊.陸厥〈與沈約書〉:「辭既美矣,理又善焉。」
2.表示先後連接的情況或動作。例: 「剛吃完飯又看起書來。」
3.表示數目的附加。例: 「一又二分之一。」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又”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𠀤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𠛱多,略不過三也。
韻會偏旁作。
又廣韻又,猶更也。
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
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又”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一隻右手,本義是右手。詳解: 甲金文象一隻右手形的側面,本義是右手。《說文》︰「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从又。」段玉裁注:「此卽今之右字。」後被假借為「再」、「更」意義的「又」,而以「右」專表示右手、左右之右。
甲金文表示左右之右。又通作「有」,如卜辭「又(有)大雨」,金文「又𤔲」,後世作「有司」,泛指官吏。甲骨文又用作祭名。金文又是「右」、「佑」的初文,表示輔助,天亡簋:「天亡又(佑)王」。